世覺修圓

第三章 書卷經義

辛巳年七月初六日

濟公活佛  降

詩曰:樓寰太極孕乾坤。相岸迴紋錦繡存。弄密玄奇蘊靈識。無來空色住奇村。

第三章 書卷經義-

劉生:拜見恩師!只一日之隔,師父今日清閒不少。

濟佛:為師不過休息幾個鐘頭而已!

劉生:師父!今天又一新題材,剛聞師父云誦詩有樓弄相間,又有太極,何來相互比擬呢?

濟佛:人身本宇宙,以此比擬其構造之神奇。

劉生:是啊!人的身體本是宇宙的小型版本,有各筋胳,有毛細孔,有五臟六腑,更有徒兒不知名者。

濟佛:自身之器,不知者是為不甚解也!修行者不懂為何而修,亦是不甚解也!

劉生:是啊!徒兒知錯,回家好好用功求其甚解!

濟佛:今日主題為經書要義,不可離主題太遠。

劉生:師父!今日要講述何經書呢?

濟佛:今日不講述經書,只討論經書之要義。徒兒可就經典書籍咒語等等發表高論。

劉生:師父!經典浩瀚,我讀的又不多,何來發表啊!

濟佛:古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經中含藏甚多,若能落實為用,必可利益讀者。又讀破經書萬卷,不若躬親下為,此是如何說?

劉生:師父這麼高深的學問,徒兒不知從何應起耶?

濟佛:你真是笨牛一頭!剛提示「讀破萬卷書,不若躬親下為」,這你可知否?

劉生:是的!讀書要了解其義,然後印証,及認真點是否此意?

濟佛:然也!非然也!徒兒你只說對了一半!讀書是重要,但求知成智才是讀書的目的,知而後行是求證的功夫,亦是實踐的功夫。但有時候是行而後知,或是知行合一。修行人之讀經研理與行證雖有其次第,但亦看當時的情況,這就如一般人處理事情有輕重緩急,不是一成不變的,萬般理事皆是如此,你可知否?

劉生:是的!於日常生活中各事鎖碎,有重要的、有較不重要之分別,各事之處理,當然於重要之事先行,較次者後為,不是嗎?

濟佛:然也!凡事鎖碎,萬般只有自己最清楚那個最重要。如經典中有其精髓存在,讀者知其旨,得其法,心門自開,開心不已!

劉生:是啊!精髓不知,精要不解,當然就是不甚了解!

濟佛:經典精義於書中流露,文言理義及其精神所在若不理解,可謂只研讀了字面而已!若唸誦經咒,不理解其精神要義,若以智慧之得而言,又有何用之也?

劉生:師父!經典咒語是先聖仙佛留傳於世,要大家誦唸可保平安吧!

濟佛:然也!經咒於先聖仙佛創立之初即立下大愿力,只要如一誦唸至一心不亂,至有聲似若無聲,至空然境界,即可以與聖佛相應,受其願力加被,但欲從經典中獲得般若智慧即必須深研細究方能領悟。

劉生:那先聖仙佛所下之大愿是否皆可得顯現?

濟佛:然也!證真者於其得道後,尚未至最高果位,必在其行持無數之功德後方可再証得,故其經咒之愿力非同小可!

劉生:是啊!人身如同宇宙養育著萬物,有其不可思議之功能,而從人身發出之愿力亦有其不可思議之浩瀚力量!

濟佛:然也!人身於生之年最為有用,而愿力之廣佈更可及於萬物,不是嗎?可,今日至此停筆,吾回。

劉生:拜別恩師!  

回本章目錄

 辛巳年七月廿日

濟公活佛  降

詩曰:詩文道諦妙深藏。一意方能見義章。探典尋經研透澈。莫因別意慧無光。

第三章 書卷經義-

濟佛:哈!哈!期日加開不生疏,賢生努力功德儲,道德文章深研習,專精一志著聖書。

劉生:拜見恩師!師父今日看似心有隱憂,但又哈哈開懷,是否既感傷又感嘆呢!

濟佛:非也!本著愉快之心,用真情斗量人間疾苦,是心有所不安哪!

劉生:恩師是菩薩心腸,心繫眾生!今日著書,是與何經典有關?

濟佛:平常心、慈悲心、憫憐心、不願眾苦心、以觀世音菩薩之救難真經最為適也!

劉生:是否與目前台疆地區民眾所受之苦有關,故濟公恩師才以此經咒勸化,喚醒迷昧呢!

濟佛:如是!如是!慈悲眾生是觀音佛祖之大願,眾生於受苦難災劫時真心誠意誦咒,心不紊亂,專一,感應無窮。

劉生:那觀音佛祖所留之經咒是否皆有無窮無邊之感應呢?

濟佛:然也!觀音佛祖於數萬劫前立愿,若眾生身心意無明干擾,不得安寧,誦念佛號吾感應之,使各方幽靈心無怨業,而得以安寧,是以故觀音佛祖之愿力無窮無盡。

劉生:世間留傳之經典無數,大致以勸善為主,是否有養練真心,飽滿精神,心靈昇華之密典呢?

濟佛:有,但也是沒有。因各家嫡傳,而非普傳,故有也是沒有。而今日之修,各宗各脈由一而三,三而九,分而互不往來,何來密典相授。

劉生:那師父您看要如何才能滿足徒兒所求呢?

濟佛:最笨之方法是請教啞口老師(經典書籍),即能達成起步之功,然後再要往上精進。師者非一也!天下教脈本同宗,法爾巧弄化不同,各立門戶唯須知,弄巧不成反成空。

劉生:是啊!本來想不通的由恩師一點,徒兒茅塞頓開。那師父何以救苦救難之真經最為眾生所用呢?

濟佛:剛才提過,不加贅述。只因真言唸至無我、空我之境,念波之強,立得感應,化作祥瑞,照見光明。可!今夜著書至此,吾回。

劉生:叩送恩師!

回本章目錄

 辛巳年七月廿七日

濟公活佛  降

詩曰:寶典流傳萬宗殊。修功累果脫凡夫。勤研經義微微笑。借假修真般若儒。

第三章 書卷經義-

濟佛:今逢地藏王菩薩聖誕千秋,吾感慨之!

劉生:拜見恩師!師父啊!何以地藏王菩薩聖誕而感慨呢?

濟佛:地藏王菩薩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見今世人之作為與地藏王菩薩宏願相比擬,令吾擔憂!

劉生:地藏古佛不是已成佛?何以地獄不空不成佛呢?

濟佛:此乃菩薩慈悲不住涅槃。但話雖如此,願力以佛果擔當,盡其所願以勸化眾生,更助各鸞堂聖寺及諸神壇等藉以無上佛力,著書批訓顯化,渡化冥冥眾生。

劉生:那地藏古佛之佛力甚宏,而度化之眾以冥府為先,是否如此?

濟佛:非也!於世間地藏法像處處可見,而經著更盛大宏揚於世,只因世人未能用心細研。

劉生:師父!那地藏古佛之經典寶著有那些呢?

濟佛:地藏古佛所著聖典無數,只因世人淡而未加收藏,既而古文之譯未見,故現較為流傳之作僅為《地藏王菩薩本願經》。

劉生:是否世人對冥府有所恐懼,而不願對地藏古佛之經典寶作詳加研究,而僅通譯其他經咒呢?

濟佛:然也!世人對冥界總存敬畏之心,不敢得罪,並且忌諱其為陰間之物,又把地藏古佛列為地司總管,而不敢有所舉研。

劉生:人於陽是否受陰間之牽掣呢?

濟佛:然也!

劉生:那世人敬畏神祇是正常啊!應不怪世人不研究!

濟佛:古佛聖典之作,其層面含蓋天、地、人三界,於天界者,未盡業空前,受諸所造業因所牽;而人世於生身之年,所含果報,除陰司律法亦同時受人天之福;而人世之所造業,因由地府所管,而其所作所為亦受天律所戒,而於生身泯滅後,於地府論敕功果,懲處罪業,是為其書之含蓋也!

劉生:諸天仙佛所著之寶作,是否可以自我之宏心愿力而自我著作呢?

濟佛:諸天仙佛菩薩以自我之修練功德或由諸佛問禮筆記,皆可傳錄口述於眾。而人間所著之聖典,皆由玉旨所達,方可著傳也。而地府之著,乃由諸菩薩勸化以寧靜心靈而作,故天地人有所差異。

劉生:那是否天界之寶作,應是比較深奧呢?

濟佛:然也!因列位仙班者,其修行功果智慧等等諸法練就一身,汝有所不解,汝之層級不第,故不恥下問是仙班常見景象,而陽世卻未見多數學習者虛心向學。

劉生:是否因此諸多寶作因而流失了呢?

濟佛:然也!一:因世人之不知向學。二:因世人不解古文之意。三:因未能有正論見長之師,故逐一流失。可,就此停筆。吾回。

劉生:拜別恩師!  

回本章目錄

辛巳年八月初五日

濟公活佛  降

詩曰:書盡無窮嘆氣長。用心埋首似驚惶。種蓮勿失寸行播。道果亦非一日芳。

第三章 經典要義-

劉生:叩見恩師,今日所著為何?

濟佛:且慢!今見徒兒身體有恙,是因風寒所侵,吾化丹祛之。靜靈,可!今著書要義從一般修行大眾因修而遭受之身疾論起。

劉生:師父!飲您所化之丹,徒兒身感舒適不少。師父您說修行者因修而得之身疾,是否上蒼不憫憐修眾而降下災劫?

濟佛:非也!上天公正無私,一般修眾不要以為有修即感身驕,因而小過失不注重,一犯再犯,須知恆河砂數由一粒而起,但可累積至無窮無盡之大量,若積重難改,將成為修行的一大阻礙。

劉生:修者除本身之職司外,修各殊勝法要而犯了本有之戒律,是否過失加重。

濟佛:然也!修者應八萬四千法各修不同,除本來應守之基本戒律外,術法不斷之提昇,應守之戒律應更知隨之提昇。

劉生:那修者在世所修練之法門,及所修之經咒手印等,是否因多修即可多得呢?

濟佛:然也!亦非然也!一者在正門正脈之修者,不論其廟堂之大小,精修而得之殊勝,往往比東奔西跑所得者為精;而無心從法,一心求術者,往往無功而返,或是精神耗弱,甚或走火入魔而終至不能自主,故修者於世間之佛道耶三門之中,從一而終,精研生髓而得正法,切勿貪求。

劉生:師父!耶教中精修者不少,在世間之節目中,常看到其替病患治療之後,病患好了起來,法門是否不尋常。

濟佛:世間常存正反兩面,所謂真金不怕火煉,亦有所謂作法者為法所困。徒兒是否知曉,耶教主和平、博愛大眾,以大眾之苦為救急,故以博愛行走天下遇困難不虞!

劉生:那耶教是否有著名經典要義呢?

濟佛:耶教之博愛,世人皆知,但行者應能悲智雙運方是完備,而其經典以流傳於世之聖經為主。

劉生:世人皆知除佛、道、儒於台疆盛行外,耶教更佔有大多數信眾,是何因?

濟佛:上述耶教以博愛、寬恕為其宗旨,修者以虔誠之心向主祈禱,有過失向主告解必得寬宥,故博愛之眾愛心普遍付出施予,而台疆之前五十年代本不寬裕,民眾生活貧困,所寄望者是能補給幫助民眾生活者,故而信眾日增是為原因之一也。可就此停筆,吾回。

劉生:叩送恩師!

回本章目錄

回世覺修圓目錄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