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聖雜誌 |
|||||||||||||||||||||||||||||||||||||||||
九十五年六月廿七日丙戌年六月二日 本堂主席 關登台 詩曰:烈日炎炎酷夏臨。烘身熱惱躁煩心。安然靜住隨其境。自在清涼沐甘霖。 聖示:時序入夏,烈火照大地,人的身心容易受氣候轉變,產生躁火上昇、脾氣暴烈,如此自易產生無明爭執。是以修者宜保持清靜心,莫受氣候的牽引,當要謹慎! 又示:「丙戌年中元化冤消災祈福點燈普渡法會」,時亦逢無極皇母大天尊懿壽,法會當天予舉行祝壽,以表祝壽之誠。 吾特奏呈懿前,當日核准祈點皇母大天尊萬壽燈王,核准依功祈點一燈伍仟元,特准奏呈專案。若有祈求,准予核賜福祿,釋業除劫。 九十五四月廿八日丙戌年四月一日 定遠帝君 降 詩曰:進功累德力持修。自體成因莫遠求。福慧同俱終可得。齊登彼岸樂悠悠。 聖示:人之修為,乃為止斷輪迴,了脫生死,故諸等不一法門都可經由自身精進,行深實踐,彌功立德,以達福慧俱足。因為在這種種修持的不一法門中,較多乃以方便,然而修行莫在此執著,形成只知種福,而不知晉果開悟。 見諸多修者難能於自身靈山塔下修,卻往往在遠處求靈丹,此舉甚為迷痴,慧命也因此常在迷途中打轉而受到擔誤!因此對於修行,不可執於外力別法,若通達真理,智慧開悟,又能清靜靈心,捨得一切不受塵障束縛,內性精進,外功力行,則何恐功果不成? 昔諸聖賢經歷萬般塵障考練,再從這些萬障深淵中脫穎而出,不受一切阻礙,受証聖賢。修者若同此而力行不懈,何不是亦可早日脫離塵海輪迴,列証聖神仙真?故功果成敗之別,端看修者用心。 九十五年四月十八日丙戌年三月廿一日 準提菩薩 降 述:淨土 「心淨國土淨,心穢國土穢」,修行無非是想了脫生死,求生淨土,不再輪迴。但人心大都在因地之境與心識田中作用,致成不淨心,此不淨心已有三毒貪嗔痴之成分,而三毒之害又遍及一切心處,故心靈受染成偏執邪行,世人亦因此淪落輪迴深淵,無法跳越解脫。 世人因在凡塵業海當中浮沉,是故天以大道普傳,藉由殊勝法門啟迪教化,開悟自性,力勤精進,修持功果,彌俱福慧而可知要一心求生淨土。凡眾聞法修持,則須先力求往生淨土不退,更須時時持有淨化心靈的修持,使心清淨。故欲脫塵境所縛,而難有功效,則是心不淨;由心生起諸般執著,煩惱永難斷滅,是心亦不淨;易受外境誘惑,生起貪嗔痴妄諸等迷惑,是心亦不淨。而心猿意馬,意亂情迷,幻想紛飛不止,靈心動盪不安,更是清源心境染污,不淨成穢,如此則求生淨土難矣! 蓋淨土是由這一清淨心相應方生,若無清淨心即無淨土,故須先求當下心淨,方能得未來淨土的應生。若心清淨,則當下一彈指即成進入淨土之鑰;若進不了淨土,則乃是心境已有不淨的牽礙阻障! 九十五年四月廿五日丙戌年三月廿八日 希夷真人 降 詩曰:懺悔誠心惡不增。效勞護道沐神恩。行功積德時來作。慧命延成聖域登。 聖示:世人皆在牽連因果業障當中,修者亦不例外!在修行過程中必因此遭逢諸等因果業障阻礙,干擾修持。故修者對於自身宿業必欲以各種方法釋化解消,以減輕業報牽掣,以及承受之磨苦。 修者對消業的第一步驟,應當有至誠懺悔的心,如此則過去所造的一切惡業可由此漸以淨化。另外方便修者釋消業障可藉由造功植福,迴向撥轉的方式。如修者於道場護持效勞,累功積德,受諸天仙佛聖恩被祐,佛光普照,身心靈得以安寧,其功效亦如同消減業報苦磿一般。 聖門修持者須勤於功果晉增,彌俱福慧,也須加緊精進道果,延續慧命通達。原鄉之路只在眼前,若一步不行,何能達其境?若能於此,則原鄉境域盡是善業相成,福報延生,故業報苦磿於此如同石沉海底一般,並無緣生之虞! 修者應深體諸天仙佛用心良苦,為啟迪世人不辭辛勞,每每降鸞揮砂闡示真章,就盼世人能早明悟,勤修功果,不再沈迷於這幻相假境中,而此亦是修者消業化障源頭。故修者倘有大悲慈願,並俱真知灼見,理應效法聖賢菩薩仁憫之心,持志不斷,共推法輪,以利己達人,齊証功果,返回原鄉,以享無一切業之逍遙仙境。 南柯夢 唐貞觀元年,有一名叫淳于棼的副將,年青英勇,但因性情剛直,得罪了將軍而被貶,回到故鄉後,日日以酒解愁。有一天,他在廊下午睡,見到一位身穿青龍袍的人,好像朝中大官,來到面前稽首為禮,並恭敬地說道:「奉主公的旨意,特來迎請將軍。」外面停放著華麗的馬車,還有四位護車的武士。 淳于棼看見這樣的氣派,想必是聖上派來的使者,便得意洋洋的登車而去。一行人從庭前的一個洞口進入,而洞口則掛著一塊大匾,上面寫著:「槐安國」。再往洞內深入,不一會兒,竟到了一個寬闊明亮的城市,沿途官兵排列迎接,淳于棼見到這等排場,又驚又喜。到了宮中,文武大臣在兩側熱烈歡迎,許多宮娥彩女,笑吟吟地簇擁迎接,還聲聲恭稱:歡迎駙馬駕到! 淳于棼被迎到貴賓殿,宮女獻茶獻果甚是恭敬,沒多久,國王與王后親自出面接待,並親切地說:「我們已徵得親家翁(淳于棼之父)同意,迎接將軍為本朝駙馬,將軍是否同意?」淳于棼喜出望外,他剛在官場失意,今日卻得官祿和美眷,哪裡會不願意?他急忙說:「微臣係一介草莽凡夫,幸得聖上寵賜,是微臣天大的造化,那敢不願意。」到了婚禮時,槐安國內的文武百官都來恭賀,宮中美女跳舞唱歌,熱鬧非常,新人交拜天地後,送入洞房。公主比淳于棼想像中的還要美麗幾十倍,真是天大的艷福!公主溫柔體貼的說:「駙馬不嫌奴家醜陋嗎?」淳于棼說:「公主哪裡話,倒是愚夫魯莽無才,恐有辜負公主終身幸福!」公主說:「相公不要掛意,待早朝奏明父王,封你一官半職,奴家輔助你治理政事。」過了不久,駙馬便被派到南柯城為太守,公主協助治理政事,有條不紊,使駙馬省去許多麻煩。不久,又有過去摯友二位來投,一位佐文,一位佐武。未經幾年,南柯城人民安樂,百姓無不稱頌駙馬的德治。而淳于棼擁有了世人夢寐以求的嬌妻、名利、權勢,真覺得幸福無比。 然而,好景無常,一日敵國派兵來襲擊南柯城,佐武之摯友因輕敵而死在戰役中,且損失兵馬數百萬,糧食軍械都被奪得一乾二淨。公主也因為擔心憂愁而一病嗚呼!國王聞訊大怒,下旨招回駙馬,並削去他的官職,貶為平民,淳于棼鬱悶難解,又日日以酒解愁了。有一天,軍師仰觀星宿後奏啟國王:「我國最近有禍臨頭,此禍係異族而起!」國王和大臣商議結果,國境內只有駙馬一人是異族,於是決議送駙馬回故鄉,看能否免此災殃,於是立即備車馬將淳于棼由原路送回家。淳于棼回到家門,恍惚間忽然從夢中醒來,他才恍然大悟,原來在槐安國這數十年的功名富貴、寵辱遭遇,竟然全都只是一場大夢! 淳于棼又發現,夢境中槐安國所在的位置,竟然是庭院中大槐樹下的一穴大蟻窩,他再詳細觀察,這才了悟,原來他只不過是在夢中一遊螞蟻國罷了。 本堂主席關 登台 詩曰:善意行功釋業因。加添品德性還真。人生道路無障礙。福泰禎祥命運新。 聖示:虔誠懺悔,勤造善德迴向冤怨因果是釋除因果冤愆的不二法門。冤怨戾氣造成干擾,必成障礙,以致景運不彰與身心磨苦,若明善種福業,造功迴向,解冤釋結,福慧彌俱,冤怨業力得隨虔善功行釋消,彌增百祥,無礙命運,順遂安泰。虔誠造功,迴向解冤釋結者,吾鑒納示之於後: 豐原李賢生輸誠立善愿參贊助道,以此功德迴向冤愆高慶峰。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丙戌年三月二十六日列位八年期靈修士,以慰化冤之心。 高雄李張賢生輸誠立善愿籌建圓德聖宮,以此功德迴向亡慈父張寶丁、亡夫李進財、亡子李國勝。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丙戌年三月二十六日各列位八年期靈修士,以慰之。 台北林賢生輸誠立善愿參贊助道,以此功德迴向冤愆許金娟、林春桂、嬰靈黃國雲、蔡淑貞。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丙戌年四月十日各列位九年期靈修士,以慰化冤之心。 台中魏賢生輸誠立善愿參贊助道,以此功德迴向冤愆邱添丁。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丙戌年四月十日列位九年期靈修士,以慰化冤之心。 南投徐賢生輸誠立善愿籌建圓德聖宮、助印善書、助道,以此功德迴向父之冤愆陳彩玉、母之冤愆林萬春、游素娟。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丙戌年四月十日各列位六年半期靈修士,以慰化冤之心。 台中宋賢生輸誠立善愿助印善書、助道,以此功德迴向冤愆何樹誠、唐光河。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丙戌年四月十日各列位九年期靈修士,以慰化冤之心。 台中廖賢生輸誠立善愿籌建圓德聖宮,以此功德迴向冤愆林秋雪。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丙戌年四月二十四日列位九年期靈修士,以慰化冤之心。 后里黃賢生輸誠立善愿助印善書諺語闡因集錄,以此功德迴向冤愆陳建崑、李順堂。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丙戌年四月二十四日各列位九年期靈修士,以慰化冤之心。 本堂主席關
登台 詩曰:無明業覆障礙真。際運難順感苦辛。道德成心為善事。自然轉化沐神恩。 聖示:業愆牽纏其來有自,宿世造作諸因果,形成今生承受業報磨苦。無明業障亦導致身心、際運成絆,深遭苦磨。唯希世人知懺前業,虔修功果,彌福造功消業,以減輕業報承受。虔造善功迴向者,吾鑒納聖示於後: 雲林李賢生輸誠立善愿籌建圓德聖宮,以此功德迴向:【消除累世殺生重業,化解宿世因果業障,祈身體健康,平安元神光彩,改善家運,順遂光明,減輕疾苦,並祈能加強二人善植因緣。】准予錄賜福德,釋業牽掣,祐護身心康泰,植增善緣入因,元神光彩,以慰善心。茲宿世殺生重業深重,易應業成為病劫星,勉儘造功迴向釋化,以化業報磨苦,可呈稟釋因迴向。 台南林賢生輸誠立善愿助印善書,以此功德迴向:【釋化宿世造深屠殺牛羊重業及耗損福壽恐應病劫果報之磨苦可得化解、減除業報病劫牽纏。】准予錄賜福德釋化殺重業牽掣,祐護身心康泰,福壽增添,以慰善德之心。茲殺生重業頗深,勉克勤德修功行,釋因除障。 台北蔡生輸誠立善愿籌建圓德聖宮,以此功德迴向:【釋化宿世殺生業障。】准予錄賜福德,釋消殺業牽掣,祐護身心康泰,平安順遂,以慰善慧之心。 嘉義林賢生輸誠立善愿,助印善書因果醒世錄、業報印證遊記,以此功德迴向:【釋消本身宿業、冤業,增添福德。】虔善可鑒,准予錄賜福德,撥轉釋減宿業牽掣,彌增福慧,祐蔭身心康泰、順遂如意,以慰善德之心。茲宿業尚為繁複,亦勉克勤德修功行造福迴向,排解業報牽擾,轉化人生際運。 竹東林賢生、余賢生輸誠立善愿,助印善書、雜誌,以此功德迴向:【現世及夙世父母,及迴向本身,釋除宿業、冤業干擾,祐助平安順遂。】准予錄賜福德,撥轉福蔭閤家親人解冤釋結,福增消業,祐蔭宿世今生父母,以慰善德道心。茲今生父母尚牽連宿業深聚,耗身障運,勉其克勤德修精進,功行造福迴向,釋化業報牽擾。 高雄吳賢生輸誠立善愿,參贊助道、放生,以此功德迴向:【釋化殺生重業,虔懺前業功行釋減業報牽掣,免血光、病劫之災殃。消業彌福祐助康泰。】至善虔愿可鑒,准予錄賜福德,釋化殺生重業牽掣,祐護身心康泰,仕途順遂,聖凡圓滿,諸厄遠離,以慰善德道心。 著書:諺語闡因集錄(勸世篇) 九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乙酉年十月十七日 濟公活佛 降 諺云:【賢婦令夫貴,潑婦令夫賤。】 解繹:夫妻聚合之因緣甚殊,能締結共渡此生,其珍貴之緣份是須好好珍惜!然夫妻共居,婦賢慧,夫即無家庭牽掛,亦能疼愛而負起責任,照顧一生,此即是家庭之幸福。 諺云:指為人婦者,不可有敗壞倫常之行,造成夫家傾敗。更應潔身自持,賢慧助夫,才是婦德之正道! 述例:桃園地區一陳姓婦女,自十九歲認識了現在丈夫高氏,二人交往二年就結婚。起初夫妻感情甚是濃厚,可說是難分難捨。 高氏在一家貿易公司上班,每月所領薪水足夠一家生活,但是陳氏個性外向,常向夫婿要求到外面工作。高氏在妻子的屢次要求下,並知其個性,實在無法僅是呆在家裏,經過溝通,不得不答應。 剛開始陳氏上下班都很正常,但經過了半年,高氏感到妻子時常至晚上十二點後才返家,因此常在深夜打電話找人。妻則言之:「因做保險業,為求業績,要向投保者分析清楚,才能讓人接受而投保,這時候都還是在為業績打拼。」高氏恐妻子業績不好,因此還幫忙妻子拉保險。 有言道「雞蛋再密也有縫」,陳氏為人婦,卻暗中在外結交異緣,更為賺錢保業績,竟用色身求得,如此是為人夫者最不能堪受。高氏竟然是從好友那邊聞知這檔事,還受譏諷,顏面盡失,氣急敗壞之下,直接找上陳妻公司問個清楚。 有言家醜不可外揚,高氏不想將事鬧開,故在陳妻公司樓下打電話給妻子,但接電話的服務員告訴高氏,說她到對面街某某咖啡館與人洽談保險。高氏隨後找去,一到咖啡館正對面就看到妻子給一個中年人摟著腰,不久坐進一輛賓士轎車揚長而去。高氏見狀急忙攔下一輛計程車跟隨,見陳妻與此中年人一同下車往裡面走去,高夫抬頭一看是竟是「某某大飯店」,情急之下衝上前去,一把拉住陳妻。陳妻見這突來狀況嚇了一大跳,臉色隨之大變。高氏怒不可遏,在未清楚問明白就出手與這位中年人打了起來。陳妻卻沒有勸架或阻擋,還一直說是夫婿誤會。事情發生至今,高氏實久已都被陳妻蒙在鼓裡,最後夫妻吵鬧到難以相容,緣盡人散,簽字離婚。 高氏從與陳妻分手後更知道陳妻背著他在外面做了很多對不起他的事,也常受陳妻胡亂造謠說他對她不好、虐待等等。事情過後,高氏仍然無奈與痛苦,此是何人所致?實是陳妻不潔身自愛,不守婦道,作賤自己所致,夫則受其托累而深受其害,家庭亦粉碎! 世間婦者當慎守婦道貞節,清白言行,莫敗壞其德,以致家庭破壞,失福而又造出惡業! 九十四年十一月廿二日乙酉年十月廿一日 濟公活佛 降 諺云:【飼子無論飯,飼父母算頓。】 解繹:父母對子女的教養從沒怨尤,子女要什麼有什麼,百般的呵護與寵愛,總是給的那麼多!相對於子女奉養父母,有者則心有盤算,大有不同,就連吃一頓飯也會有意見,竟是斤斤計較! 諺意:道出父母慈愛無限,亦勸世人奉養父母不可計較。 述例:南投地區李某自幼生長在務農家庭,父母栽種香蕉為業,對他十分關心,一有所需則盡可能不讓其失望。 李氏國中時期叛逆,常在外滋事吵架,父母為了兒子鬧事已賠了不少金錢。畢業後不再升學,到台中找了一份理容院看場工作,因交友不慎,染上毒癮被關。父母非常著急,到少年管護所探望。李氏騙父母說是被朋友陷害!李氏父母並沒有太過責罵兒子,只希望年餘後兒子能夠安然回家,好好農作,正當營生。待李氏管護後回家,因尚再要觀護五年,要常到法院報到。這段期間,李氏只得與父母一同工作,父母見兒子安於農事,心裏高興。 李氏後來到桃園服役,認識一陳姓女子,退伍後即向父母告知要娶妻結婚!父母非常高興,即為他們籌備一切。婚後並買了一棟房子給李氏,同時因年紀也大了,無法再做農事,故將財產過繼給兒子。李氏一有了金錢及田地,將田地變賣,轉為現金,投資股票,雙親則與兒媳同住,由其奉養。 起初李氏對父母還算盡孝,奈何後來因投資失利,賠了好幾百萬,日子一下子變得吃緊,連生活都出了問題!父母善意要兒子要找份工作以維生計,卻遭兒子斥罵,也受媳婦的冷落,連吃飯也遭兒子譏諷:「還能動也可到外面撿點東西賣賣,換點吃飯錢也有啊!」李氏父母傷心無奈,暗下流淚!但此也是李氏父母的果報!因為在李氏幼時,其父母對他的爺爺奶奶就非常的苛刻,見之如此,不管直接或間接,都已對李氏造成不良示範。後來李氏雙親也果然受到兒子這樣的言激:「您以前不也是這樣子嗎?」 李氏父母悔而無言,但心中泣血!如是因,如是果,為人子女奉養父母若是至誠奉養,沒有計較,又如何會受到下一代的仿傚呢?故奉勸世間人莫有背孝行為,要以至誠的孝心奉養父母。 觀音菩薩登台 問:苗栗謝信女叩稟,兒子媳婦結婚多年,至今仍沒有子嗣,叩問是否沒有子嗣命? 菩薩:呈稟有關賢兒、媳婦子嗣問題,乃其二人確因牽連因果業報承受,故至今生子星入命略成波折,此需二人虔懺前業,修德造功彌福迴向釋減業報,再予調體,以茲契合撥轉子星入命良機也。二人各是牽纏殺生重業,墮胎與陷人子親與父爭執成冤,諸等因果成為業報承受,唯克勤行修釋減,因果始轉機。 問:台北楊信女叩稟,近來常感身體不適,時有腰、胃、頭等地方之不適,是為何因?事業方面想自行創業,是否可行? 菩薩:賢生身體感不適其為宿業果報承受磨苦,亦體質略差易引起婦女暗疾,於元神易勞耗,血脈、筋骨皆不佳,此是牽連宿世造深殺生重業,與累世粗行滋事毆創他人身心殘疾磨苦而終,因果判懲今生承受,故宜多懺悔造功迴向消減牽掣,可專案呈疏排解。自行創業是可,但時運未至,尚須二載的規劃,人際易犯小人,事業、身體不適皆與宿業耗福阻運關連,唯是克勤善修消業始漸轉化。 問:南投徐信士叩稟,女兒於去年有保舉一位冤愆靈修,但每晚子時一到又會哭,叩問何因?祖父、祖母在陰情形?是否出苦? 菩薩:賢女兒釋冤結業當得化解因果牽擾,但因賢女兒靈敏貴氣,不易固守,故於近二年中為父母者須較費心。又賢生當可多種福田迴向女兒,以增福固靈安神。亡故慈祖父、祖母乃魂各歸聚善所,欲超拔保舉潛修功果,可呈文叩求辦理。 問:高雄洪信士叩稟,生意經營不佳,是與本身福蔭有關或地緣之關?不知要如何教導女兒,所交代開導事宜很健忘,又無法靜下心用功讀書,不知何因?如何可助其功名課業不讓母親操心,與其房間讀書格局有礙否? 菩薩:賢生經營事業確有因地緣略不佳障阻,但最主要還是賢生福蔭未俱足,宿業障運耗福之故,更換地點可行亦平時宜儘造功彌福釋業蔭運,以茲轉化改善。賢女兒乃略因劣根深,又與父母植結因果參怨故必波及,難予靜心讀書,功名受阻,此中牽連宿世損毀書籍、字紙因果,當宜多造功消業以茲轉化,讀書格局尚無大礙。 問:雲林廖信士叩稟,目前在醫院加護病房,如何助其順安? 菩薩:賢生乃近塵緣之盡,雖是福慧修聚,奈尚因宿世餘業牽連,故成拖磨也。 當須予彌俱福德迴向解冤釋結,以釋餘業果報牽掣,目前牽連累世屠殺生靈之重業果報,及宿世中為官門中人,奈因判刑不公,暗中收賄,亦誣害他人冤獄牢刑,傷疾不治,因果成冤不釋,今干擾索討磨苦其身,業因頗重,勉予德晉福造釋化冤怨因果。 濟公活佛登台 問:大里林信女叩問身體,腦神經不好,易疲勞,筋骨酸痛,求醫治療改善不大,叩問有牽纏什麼因果業障? 禪師:林信女血氣不佳,勞體失調,諸等皆是婦女暗疾引起,故宜由婦科求診,調理改善,求醫貴人方向往西南方,西醫檢查治療。信女牽纏業障為宿世殘害生靈殺生重業,及累世私刑傷人身心因果,業障懲報今生致使承受磨苦,信女當可造功呈疏迴向,釋減業報牽掣。 問:豐原黃信士叩問,運途不佳,何時可轉佳運?婚姻都未顯何因? 禪師:黃信士運途顯現晦暗,亦宿業障礙際運耗福,此宜信士勤造善功積福以釋業障,蔭運順遂,尚需五載克勤努力。婚姻上則是善植廣結須倍勤,又宿世造深阻人善緣,惡意壞人姻緣因果,故皆待信士勤修善道,造功彌福,迴向解冤釋結,轉化牽絆。 問:台中陳信女叩問,女兒張××考試功名都差幾分就錄取,叩問有什麼業障阻礙?身體不好虛弱,有何業障?如何改善? 禪師:陳信女賢女兒功名考運不彰,皆是牽連宿世壞人功名提榜,與不惜字紙因果業障干擾。身體不好乃為牽纏殺業,宿世行醫失德,與累世粗行毆打他人諸等因果干擾耗身磨苦,宜早懺悔功行,彌福迴向,釋業牽掣,可專案呈疏釋因解業,改善現況。 問:豐原王信士叩問,亡父王××魂歸何處?可否保舉靈修?身體不好,有何業障牽纏? 禪師:王信士亡慈父魂歸三殿,當可呈文超拔保舉,以克盡孝道。信士身體乃牽連冤親債主索討干擾。冤親債主姓名沈××、林××,二魂為宿世中遭爾欺凌傷身殘疾而終同鎮少年,當可呈文保舉化冤。 問:潭子胡信士叩問,近二年來運途不佳,身體日漸虛弱,求醫未見好轉,叩問有無業障?求醫貴人方向? 禪師:胡信士運途不佳乃是福耗,顯業索討干擾,今有冤親債主索討宜早釋因化冤。冤親債主姓名余××、康××,二魂為宿世之下人,遭爾私刑重創不治,因果成冤,今契機申控索討,可呈文超拔保舉化冤。求醫則可往北方,取西醫檢查調治改善,吾祐之。 問:豐原張信女叩問,身體不好何因?亡父張××已亡五年了,叩問魂歸何處?可否保舉? 禪師:張信女身體是因過勞耗體,又牽連業障故成磨苦,信女可往南方取中醫求診治療。目前牽纏業障為宿世殘害生靈,與私刑酷虐部下,致成傷重不治,冤怨姓名陳××、李××,可呈文超拔保舉化冤。亡故慈父魂歸四殿,可呈文超拔靈修,以盡孝道。
橘子是冬天水果,果實含有多量的維他命和礦物質,感冒咳嗽不止,或不斷咳痰時,吃些連皮一起燒烤的橘子或另擠出果汁飲用都不錯,果汁裡再加入生薑汁,其效果會加倍,對打嗝或排尿情形不良也有效果。皮膚凍傷或裂傷,塗上橘子汁再按摩即可改善。 中藥方上,把橘子皮曬得很乾,稱為陳皮或橘皮,性溫可為藥用,健胃止咳。普通的胃散裡也有將陳皮研成粉加入,所以食用橘子後皮不要丟棄,將曬乾的皮,一次約十克儘量切碎後放進杯子裡,加少量砂糖或蜂蜜,注入熱開水,喝了能溫暖身體。也可止住嘔吐,幫助胃液分泌,有消炎抑菌作用,對胃下垂的人有效。 生活小常識
倒一罐可口可樂在馬桶,讓這個活生生的可樂待個一小時,然後沖掉,可樂的檸檬酸會將玻璃質似陶瓷器﹙註:指馬桶﹚上的污點消除。
毛巾使用久了,常常會溼濕黏黏的,可用鹽搓揉後,用清水洗淨,則可除去濕黏之物。 莞爾集─曾鳳嬌 有一對年輕夫妻吵了一晚上的架,臨睡前,兩人仍然氣呼呼的,都認為對方「莫名其妙」「不可理喻」而不願主動開口說話。關燈睡覺前,老公用筆寫了一張紙條,遞給他身邊的太太,上面寫著:「明天早上六點半,把我叫醒。」老公於是開始呼呼大睡。 隔天早上老公猛然醒來,驚慌發現,已經太陽晒屁股,七點半了,完了、完了上班遲到了,咦?太太呢?叫她叫醒我,她居然不理,自己先起床上班去了。 老公在急急忙忙穿衣服,打領帶時,突然發現自己床頭上留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死豬,六點半了,趕快起床!」 自重而後人重─曾鳳嬌 日前看了一則中部新聞,一名國二單親少女與母親同住,經常蹺課蹺家,元月份北上男友住處未遇,他的室友正與一群朋友喝酒聊天,遂邀她一同飲酒作樂,女少不勝酒量,反遭室友灌醉後性侵害得逞。嫌犯還洋洋得意四處炫耀說:「某某人的女友已被我處理了」消息傳到男友耳裡,原本以為男友會幫她出頭,找對方理論,不料男友蠻不在乎的態度,只對她淡淡說了句「下次不要這樣」,還表示願繼續和她交往,令少女感到很不是滋味。 看了這篇報導,不禁令人耽心,我們青少年性觀念開放甚至已到了隨便地步,而學校與家庭教育已派不上用場,新新人類的前衛思想已非LKK一族所想像得到的,更遑論道德觀了。 然而,善念有善報、惡念則魔生,凡事有因就有果,當初少女如能不蹺家蹺課,好好用功讀書,懂得保護自己,進而潔身自愛,將不致讓嫌犯輕易得逞,而嫌犯的心態更要不得,將心比心如果互換立場,將作何感想?如果要交朋友,更應慎選益友,要有擔當與良好的品德,懂得尊重對方,互相勉勵、扶持才能彼此成長。 所謂的自重而後人重,為人處事,不要太輕浮,自尊自重才能取得對方的尊重,更應做予好榜樣,身教言教並行,才是我們下一代的福氣,人類應對自己的身、口、意業負全責,切勿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找藉口,慎因畏果,行事前請三思,莫等報應臨身而後悔莫及,願與大家共勉。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堅持自己的價值─善心者提供 有一個出家弟子跑去請教一位很有智慧的師父,他跟在師父的身邊,天天問同樣的問題:「師父啊,什麼是人生真正的價值?」問得師父煩透了。 有一天,師父從房間拿出一塊石頭,對他說:「你把這塊石頭,拿到市場去賣,但不要真的賣掉,只要有人出價就好了,看看市場的人,出多少錢買這塊石頭?弟子就帶著石頭到市場,有的人說這塊石頭很大,很好看,就出價兩塊錢;有人說這塊石頭,可以做稱鉈,出價十塊錢。結果大家七嘴八舌,最高也只出到十塊錢。弟子很開心的回去,告訴師父:「這塊沒用的石頭,還可以賣到十塊錢,真該把它賣了。」 師父說:「先不要賣,再把它拿去黃金市場賣賣看,也不要真的賣掉。」弟子就把這石頭,拿去黃金市場賣,一開始就有人出價一千塊,第二個人出一萬塊,最後被出到十萬元。弟子興沖沖跑回去,向師父報告這不可思議的結果。師父對他說:「把石頭拿去最貴、最高級的珠寶商場去估價。」弟子就去了。第一個人開價就是十萬,但他不賣,於是二十萬,三十萬,一直加到後來對方生氣了,要他自己出價。 他對買家說,師父不許他賣,就把石頭帶了回去,對師父說:「這塊石頭居然被出價到數十萬。」師父說:「是呀!我現在不能教你人生的價值,因為你一直在用市場的眼光在看待你的人生。 人生的價值,應該是一個人心中,先有了最好的珠寶商的眼光,才可以看到真正的人生價值。」我們的價值,不在於外面的評價,而是在我們給自己的定價。我們每一個人的價值,都是絕對的。堅持自己崇高的價值,接納自己,磨勵自己。給自己成長的空間,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無價之寶」。生命中的每個挫折、每個傷痛、每個打擊,都有它的意義。 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意義─嘻哈行者 念者即懷念、想念、憶念之意,重點在心念,有口無心則成吟。 南無(音讀那摩)即歸命、恭敬、頂禮、決定信受……之意。 阿彌陀即無量壽.無量光……之意。 佛者徹底覺悟.證得究竟圓滿智慧之人。 阿彌陀佛的因地曾為國王,因覺悟到政治並無法解決眾生的根本問題,故「棄位出家」,經過極長時間的修行,才圓證佛道。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西方不是指我們現在所居住的地球,是在很遙遠的另一個世界,阿彌陀佛雖然住在那麼遙遠的地方,但郤跟我們常常在一起,就像太陽雖然遠離地球,但人間處處有陽光。 「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土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極樂世界的人民沒有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及天災人禍等等諸苦;對於生活所需的食衣住行育樂…等不須營謀.自然應念現前,無論在物質上或精神上都能滿其所願,心想事成,且壽命都跟阿彌陀佛一樣的無量無邊。 「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勸我們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因為「得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一生到西方除了無有眾苦之外.更重要的是相處的人民都能相勸為善,速成正覺,只有向上提升,不會往下沉淪,得到阿彌陀佛大願加持,就有能力到十方世界度化有緣眾生。 試想,有無量無邊的壽命;精神物質生活又都事事如意,沒有欠缺,這不正是大家用盡心機所夢寐以求的「增福延壽」嗎?可惜人人枉費心機,卻不知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能滿願?那麼要如何去呢? 「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乃至這是超略詞,佛號當然念得越多越好,但是假如真沒時間,一念乃至十念皆可,這是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所發的大願,不用考試.不必花錢,只要真正深信、切願,老實念佛即行。 此事非易亦非難,往生全憑信行願,困難嗎? 一點也不,這完全是阿彌陀佛大願加持之力,眾生要做的只是深信、切願,老實念佛而已,這三樣是我們自己能夠主宰的事,誰也管你不著;若說容易,卻也要真才行,因為真正欣慕極樂的前題是厭離娑婆,也就是對人世間情愛、名位、權勢、財富…等都要看淡,不必計較,隨緣就好,所謂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 《天榜敘功閣昭告》芳名錄 仁德延法慈航渡,敘錄善舉載功果。
茲親奏核載陳生世昌天榜敘功列記十五大功除障、增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