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聖雜誌

第九期

豐原懿敕賢義堂籌建圓德聖宮啟事(慈聖雜誌首頁)

本堂宗旨(慈聖雜誌首頁)

聖訓

醒世錄語

禪思禪語

金闕御綬靈修院超拔佳音(慈聖雜誌首頁)

金闕御綬靈修院叩求保舉靈修

專案祈求呈文

因果闡釋篇

啟世格言

開口濟世闡釋篇

食療百科

聚賢廣義園地

聖訓

本堂主席  關登台

詩曰:一脈傳承感德施,期圓宿愿早修宜,植增福慧天宮達,共續慈航渡道兒。

聖示:本堂傳承宗脈,經過二載餘日,面對諸種考驗皆能一一突破,吾甚感心慰!諸生在諸天仙佛指導普照下沐恩受益,在這二載餘日中是否曾在自我修持上打分數呢?平時內外修持上有否給予自我勉勵與反省。

今末法天運緊急,塵世災劫橫生,修行若不早,更待何時?故諸生不可僅在己修己得,宜多在平時修己而達人,將渡修作為目標,渡人先行福慧雙修,再漸次引渡進入道脈精修,以達其靈性開悟;既是同根生,亦當同証覺境,了脫輪迴也!

福德正神  降

詩曰:福份求來須德常,禍殃降下起荒唐,一心至善無災劫,祥慶臨門吉永昌。

聖示:吾福德與爾懿敕賢義堂藉鸞揮砂,與諸眾有情結緣,淺述福德與災殃。

福者俱足仁德、仁心,知助人為天下一大樂事,心胸寬廣,一心為有情眾生,如此在心地上已圓滿了德心;更能實踐力行,踏實純樸,善施為樂,因此合於人天至善所賦之真性顯露,如一貫徹,時時自得貴人相應,冥冥中上蒼感召其德,面臨諸事之瓶頸總能化消於無形。

又其德三尸神視記錄上呈,一一奏稟上蒼核案,撥賜福田、福份,因此種種福德皆是掌控造作,一切有為、無為中召福納祥非是難事,端賴於一念一動中。

世俗常有言道:「心正則可,又無害人之心,為何一定要修行或佈施。」種種言語皆可徹知,世人對己身無始劫以來所牽連之因果,未能完全明瞭,總是迷惑在眼觀諸事諸相,因此平時都難拿捏事情之嚴重性,一語禍從口出,造成了業因猶不知。試想前業未了,又一昧造作,使身、口、意三業染垢難以淨化,如此使驛動之心靈把持不住,試問又如何能言心不害人就好呢?

心已受此外境事物言語所惑,怎不影響此心變動?故修行由一念之奠基出發,而以修心養性為基石,漸次深悟,進而提升自性為目標,如此可在入世功果上添加晉升,因果業障更可釋除消弭,一切災劫迎刃而解。

吾期世人明白災禍本無門,惟人自召,一切災福自有其因由緣起,世人試著回想看看是否如此呢?前有因後有果,定律永不改變,為了本身福德福田必須謹慎,莫造惡因,否則災禍皆是由此而滋生,慎也!

再者,福田、福份臨門,家道昌興,諸事順心如意,唯一轉變則靠此一至善之心行持修養,內德修涵,眾善奉行,已佑其佑,福慧俱足也!

本堂地母至尊  登台

詩曰:日月無私照大千,昊天慈育蒼生然,大寰萬象緣因法,一指真章果晉蓮。

聖示:吾本職金母懿駕護法仙姑,逢值應運懿脈,受命移駕駐職本堂地母一職,共推圓德聖脈收圓使命,以不負母命。今初登台揮砂與諸生善信結緣,吾淺述一則故事以作結緣,並以此勉之!

有一張姓者,乃是鸞門修持者,本俱慧根頗深,對經文講義或藏典皆有其獨特徹悟力,張生所俱能力非與生就有,端在對所見所聞,一字一句都不敢依識意判定文義,總是專精在心靈上一字一句模索,探查文義玄妙,更再思索見諸境景象,融入妙義,索引其髓,雖然多有魔障阻礙其心,總能定而不亂,恒持築基,進而略有所成。

張生修持歷練,出自不懈精進心,及不亂初愿大志,雖在五味雜陳的工作場所中諸多誘惑,唯其心定而安詳,不執不惑,始終如一,故入世功果累積,福慧增植,諸劫遠離,而後清淨隱居南部山區潛修餘功。

吾示此故事,其旨乃在希望鸞門修子明白,莫因諸多文字言論造成修持上難以突破,或百障之產生困惑,要排除阻障端賴此一心不亂,修來無礙,則功果自可從這困境得之。勉!

鬼王鍾馗  降

詩曰:世道人心遠庶黎,波濤洶湧教難齊,心頭善惡萌災福,念淨永無冥獄犁。

聖示:晤!啊哈!吾掌冥界陰間職,察拿眾背道而行的小鬼。人世早已潛藏甚多鬼怪,此皆是人心作怪,心術不正所致,因而造成人世間之鬼也!

自古以來人事紛爭何其多,或為貪圖名利,心生暗鬼,不擇手段,千方百計,強取豪奪,為了達到目的而昧失這顆良心,進而如魔鬼妖怪般傷害蒼生。現今社會道德觀念逐漸沒落,什麼樣的千奇百怪都有,爭的爭、奪的奪,甚至翻臉不惜親情或友情,一味只為了貪欲而已,實是可悲!

吾今日欣喜能降臨爾道場藉揮砂與眾生結緣,為的只是希望世人莫心生暗鬼,把原來天性所賦予之清淨自性迷昧,是非善惡每一個人心中皆明瞭,慎勿將此真心給出賣於黑暗中的妖魔鬼怪,待真正的罪愆業滿淪落幽冥為時已晚,慎之!

北極玄天上帝  降

述:魔考

修行日夜精進,與環境周遭產生連帶事物或情緒,易使這一原本精進之心受到牽絆,形成道考(魔考),退卻心必然由此而生;心念轉動,魔性隨機侵蝕,如此一來,所修根基必受阻礙。對於修行端重守心如一,專而求精,非僅以言論就足以豁達。縱然心中明白諸境事物所引生的情緒都會阻礙修行這條路,但明者旦旦,行者渺渺,唯一能夠突破考驗者,也就只有這無掛礙之精進者。

蓋修行無風無浪如何得以從中悟箇所以然來?似如升學總有考試方知進步多少、體悟多少、智慧精進多少?欲得學分,無不以此而核定。修行亦是如此,若無諸種考驗,如何能核定已修成果?

魔考千奇萬變,有借境觀假象,形色百變不絕以引誘眼、耳、鼻、舌、身、意,使之著迷成惑,此心漸隨迷惑淪入魔掌之中。所謂魔阻道如蜜糖般引誘不暇,毫不間斷,它存在與跟隨永無止息,也是歷劫破壞修行根基之兇手,刀刀無情,總是要將修行者的道基摧毀。

世人心地明亮,靈性皆俱足,根性純樸,自性至善,理應明澈於心,不該遭受魔障迷惑考道而損毀原有根基,宜時時克勉自勵,精進再精進,面對魔考不懼,堅而不懈,此是成就道果之法。

九天玄女  降

述論:禮敬儀規

敬者,虔誠不二,禮者,端肅不二,世人對仙佛聖誕或法會皆虔而有禮,禮敬之態度不在言下。雖是虔誠但亦有所求,此是人之常情,然世人若不能明白所求之時尚需知行善道修持內德以及累積福田,則如此之所求所能聚集感應將略有不足。

在禮敬型式上並無特定,不論是雙手合十亦或跪拜合十,五體投地、頂禮種種,都須虔心和合。禮非依多寡價值論定虔心,首重在當下之心靈狀態,此時是何心態為之,昔以善法禮敬供佛,或以心香參拜、或以精巧小吃為供,在在表明己心之誠意。現今世人生活富裕,物質不缺,禮敬自也提高,但漸有走向鋪張浪費之嫌,此對本身福份較為損及,且又難以明白禮敬儀規非僅在表面形象。就此而言,眾善男信女宜在禮敬上以心意所發為重,誠心淨意,內外一致,禮敬祈願可達鑑納感應。

杜牧仙翁  降

喜降爾賢義堂揮砂闡述以勵諸生,以啟眾生醒悟!

諸生可知修行之可貴,道正可貴,理正可貴,心正可貴,行正可貴。修行自然平常,則道能徹悟了然;以自性開悟為依歸,則理為基礎之修行。雖求神通與外力之助有輔助之力,但總非自奠之源,因自我靈智未啟,故而易受自識或外力異靈所擾,產生阻障而入魔障,甚而走火入魔因此產生。

修行首重,不外乎內修,亦即心之修也!昔時修行者總依誠意正心,釋除意念雜紊,淨化邪念,以了卻惡因起源;又以行正為自我規束,習聖範之德行,學賢達之克勤謙恭,以期能在修持上有所助益。

今之修持已非如往昔之困苦艱難,隨處可聞法,隨手可閱讀善書經典,如此方便已是福報甚大,若與惜時相比,已是天淵之別,故諸生、諸善知識,皆有如此大福報,宜珍惜之!

豁落靈官王天君  降

述:

俗言:「酒不醉人,人自醉。」言中直指世人往往受到外在事務景象所迷。自古人們生活在酒色財氣中,障敝自然產生,面對諸般誘惑不釋,進而迷失,落入永不醒悟之迷障當中;更嚴重者造成因果罪愆之始。酒本強身活血、通順經脈之補助品,但世人卻藉用它來麻醉自己,反而受酒精毒害,傷了身體,更亂了自性,產生暴力。

是以,雖自古皆已有例,又時下甚多景象演繹如同鏡子相應一般,常警惕人們,無奈還是甚多一味著迷於誘惑慾妄中者。其實人心是主人翁,一切全靠自我醒思持戒,以克服諸誘惑慾妄,因此也就必須修心養性以達清心寡慾,釋除慾妄之源,依此清境心靈,靈性自在,則不落惑慾也!

本堂觀音菩薩  登台

述:仁心渡世

仁者心正不阿,德行堪似賢聖圓滿。自古於今仁者風範延傳有據,世人受到風範醒悟不在其數,故須知,仁心者不為圖私或偽行來作假。仁心者原將本身善良之心顯露無遺,平等以待眾生,如身心之體驗,如自身之感受,進而悲心對待,不為私己,只願付出,只願能渡眾生,所受磨苦身、心、靈皆得堪受無礙。

世人皆是未來佛,靈性純樸善良,因此,須先保持這顆善心不受外來諸象所染,並且克勤學習聖賢德行,以達自身功果圓滿。雖然必有百般波折阻礙,但所謂仁者無敵,一切難關都可在困苦中突破,如此才可見真章。

回本頁頁首

醒世錄語

不說粗暴的話,只說道理和真實。不用言語使別人發怒者,我們稱之為聖者。

佛曰:財色之對於人,就如同小孩子為了貪圖刀上的蜜,不足一餐之溫飽,但有斷舌之患。【四十二章經】

凡行施時,不見受者持戒,破戒,是田、非田,此是知識、此非知識;施時不見器、非器,::乃至不見斷及果報;而常行施,無有斷絕。【大般涅槃經第十五梵性品】

什麼是國寶,國寶即道心,有道心的人,名之為國寶,故古人曰:黃金十枚非國寶,能造一隅,才是國寶。【最澄。山家學生式】

菩薩不覺餘事,只覺身。因自覺於心,亦同於覺悟一切眾生之心耳。【大莊嚴法門經】

渡過現世的方法,就是按經典所說的方法來做,違犯經典的事情,應該斷念。【法然。敕修御傳】

回本頁頁首  

禪思禪語

佛祖論美

從前古印度拘留國有個名叫摩訶密的大財主,儘管他富可敵國,卻仍然貪得無厭,唯利是圖。

他有七個女兒,個個花容月貌,摩訶密視如掌上明珠,不惜用金銀瓔珞、奇珍異寶遍身裝飾她們。因此,看上去燦若仙女。不料有一天,某來客同摩訶密打賭:「你將女兒披上盛裝,去各地街上行走,假如大家都說美麗,我就給你五百兩黃金;假如有任何人批評說不美,你就輸給我五百兩黃金。」摩訶密欣然同意:「行,一言為定!」摩訶密請了專人打扮女兒,然後讓她們上街遊行,招搖過市。果然人人誇獎摩訶密的女兒美貌絕倫,但他還不滿足,帶七個女兒來到相鄰的舍衛國拜見釋迦牟尼佛祖,他心裡盤算:如果能得到佛祖的一句好話,不就可以抬高身價,贏得更加光彩嗎?

摩訶密叫七個女兒排列在佛祖面前,然後得意洋洋的對佛祖說:「佛陀,您遊化各國,可曾見過這樣的女郎?」佛祖回答:「這七個女人,沒有一點可以說得上是美的。世間的人都以面容作為評美的標準,而我認為,身能不貪錢財,口能不說惡言,意能不起邪念,這樣才是美!」佛祖論美的一番話說得大財主摩訶密啞口無言,只得別過身,領著女兒們回國。

「禪宗」不以外貌美醜、地位的高低、錢財的多少來衡量與評斷一個人,它主張以善為美,只要善心善行,照樣可以升入天堂,美不應當只美在外表,還應美在靈魂上吧!

忍辱甘當花和尚

十八世紀的日本,有位禪僧白隱,他所在的松蔭寺對面有家豆腐店,店家夫婦常年如一日地去寺裡供養香火,照料和尚起居,對白隱更是敬若神明。

有一日,白隱正在讀經,店主突然抱著一個嬰兒,氣沖沖闖進來,大聲罵道:「和尚,你忘了這個孩子嗎?居然同我的女兒幹下不可告人的勾當,壞了我兒兒的名節,現在孩子出來了,你自己養吧,我可不要這個雜種。」店主人扔下嬰兒,揚長而去。白隱隨即猜出了幾分原委:他沒有辯解,也沒有發怒,默默抱起嬰兒。

原來,這對店家夫婦有個獨生女兒,生得如花似玉,幾年下來相中一個合適的對象,沒想到女兒不答應。母親發現女兒已懷有身孕,追問嬰兒的父親是誰,女兒沒奈何地說:「是松蔭寺裡的大師::」女兒知道父母敬重白隱大師,以為將醜事推到大師身上,父母不會追究,沒想到嬰兒一出世,就扔給白隱和尚。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白隱和尚的事傳了出去,見了白隱和尚的人就明譏暗罵,白隱和尚忍辱負重,依然天天抱嬰兒外出乞奶。店家女兒,內心說不出的歉疚,於是,就將實情告訴父親。店主大驚,急忙到松蔭寺賠罪:「大師,女兒無知,我又糊塗,讓大師蒙羞,請大師寬恕::」白隱大師輕描淡寫的回答道:「施主已經明白了嗎?那就好了。」簡單的一句話,就把一般人忍無可忍的事化開了。

回本頁頁首

金闕御綬靈修院叩求保舉靈修

本堂主席關  登台

詩曰:苦業無形累一身,修行殊勝慎加珍,無明三毒塵埃昧,見性方能悅證真。

聖示:前世因今生受,世人皆牽纏因果業障於一身,末法時期業報急速,冤親債主難釋怨因,因而討報干擾,以致身心、運勢諸多不順,苦疾不休。又末法道場林立,唯虔心立愿,早早修行,珍而惜之,方得釋業,增證功果也!亦三毒貪、嗔、痴,無時侵蝕心靈,自性終遭牽絆而迷失,故自性反省、懺悔,啟悟,勤修而得自證,早日返回瑤京,方是唯一途徑。行持者誠愿立善功保舉迴向,  吾鑒納聖示於後:

台北周賢生輸誠立善愿籌建圓德聖宮,以此功德迴向冤愆吳翠玉、許勝安。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壬午年四月十五日列位七年期靈修士。

台北周賢生輸誠立善愿籌建圓德聖宮,以此功德迴向冤愆石義峰。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壬午年五月廿七日列位七年期靈修士。

龍井張賢生輸誠立善愿籌建圓德聖宮,以此功德迴向母之冤愆陳萬裕、陳邱素花。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壬午年八月初二日列位七年期靈修士。

中壢葉生忠源輸誠立善愿籌建圓德聖宮,以此功德迴向祖父葉輔飄。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壬午年八月十六日列位六年期靈修士。

台南王生瓊玉輸誠立善愿籌建圓德聖宮,以此功德迴向冤愆陳士良、林雅英。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壬午年九月初一日列位八年期靈修士。

彰化杜生國忠輸誠立善愿籌建圓德聖宮,以此功德迴向冤愆林俊源、林張花、林聖達、林琇環,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壬午年九月廿九日列位六年半期靈修士。

回本頁頁首

專案祈求呈文

本堂主席關  登台

詩曰:輸誠釋業行持來,積福無私道德栽,苦厄牽纏頻示警,早修功果返瑤台。

聖示:凡眾輪迴世間,無數歷劫,原靈墮落人世已皆遭受業因牽纏,智珠漸蒙,福慧受阻,而成苦厄頻頻。故唯勤修,輸誠懺悔,造功釋業,積俱道基,共推法輪,啟醒靈智,明諸障苦厄牽絆皆有其因始得其果,早修徹悟,累積功果返回瑤京是勉!茲輸誠立善愿迴向  吾鑒納,聖示於後:

台中黃賢生輸誠立善愿參贊壬午年七月法會,以此功德迴向:「化解借假幫助朋友而謀騙其產業轉移名下業因,祈增福蔭運,諸事順利如意。」准予錄賜五十功釋化宿世借假幫友,謀騙其產業因果,增福佑護諸事順泰如意,以慰善德之心。

高雄鄭生進傳輸誠立善愿樂助放生,以此功德迴向:「排解宿世殺生放血、取皮販賣業因,祈求身體皮膚之症早癒。」准予錄賜五十功釋消放血、殺生販賣業因,佑護身心康泰、順心如意,以慰善德之心。

埔里黃生其山輸誠立善愿籌建圓德聖宮,以此功德迴向:「消業障,身體健康。」准予錄賜一佰功,釋業增福,佑護身心康泰,以慰善德道心。

香港楊生卉心輸誠立善愿籌建圓德聖宮,以此功德迴向:「轉助姻緣如意,早得良緣。」准予錄賜十五功增福蔭運,撥轉善緣契合如願,以慰善慧之心。

台南洪賢生輸誠立善愿籌建圓德聖宮,以此功德迴向:「釋解宿世毀損書籍業因與阻礙他人功名求取業因。祈功名考運彰顯金榜題名,順利如意,增福蔭運。」准予錄賜一佰功增植福蔭,排解毀損書籍,阻人功名求取業因,佑助功名順遂圓滿,以慰善慧之心。

新竹陳生國樑輸誠立善愿參贊癸未年上元禮斗法會安奉功名斗,以此功德迴向:「順利考上研究所。」准予錄賜二十功增福蔭運,佑助功名考運順遂,以慰善心。

香港劉賢生輸誠立善愿助印善刊,以此功德迴向:「排解宿世孽障,祈求學業、事業、姻緣早成。」准予錄賜十功釋解業愆佑助功名、事業順遂,撥轉善緣入姻,早契善緣,以慰善慧之心。

石岡魏生炳坤輸誠立善愿籌建圓德聖宮,以此功德迴向:「排解夙世殺生放血,斬筋斷骨,開腔取腸,祈求消解阻礙牽纏。」准予錄賜五十功釋減殺生業障,佑護身心康泰,以慰善德之心。

龍井張賢生輸誠立善愿助印善刊,以此功德迴向:「財源廣進、平安健康,佑助平安吉祥。」准予錄賜一佰功增福蔭運,排解諸厄兆,佑護身心康泰,諸事順遂,以慰善心。

台南康賢生輸誠立善愿籌建圓德聖宮,以此功德迴向:「轉助排解冤愆,祈求化解牽纏,佑助合家平安。」准予錄賜二十功撥轉冥福蔭助冤愆,佑護平安順遂,以慰善慧之心。

彰化洪賢生輸誠立善愿籌建圓德聖宮,以此功德迴向:「叩求父母身體健康,精神愉快。」准予錄賜二十五功撥轉福蔭慈父、母釋減業力牽掣,佑護身心康泰,以慰孝心。

回本頁頁首

因果闡釋篇

觀音菩薩登台

問:澎湖羅信士叩稟,從事漁業已數十年虔誠禮拜天上聖母,但近來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也沒問題,叩問身體是否有業障干擾?

菩薩:羅賢生身體乃是牽纏殺業深重,以致身心磨苦,唯懺悔消業與善修累果,業障消減,身體可改善,事業則盡轉行為宜,賢生可呈疏釋業。

問:高雄鄭信士叩稟,腎臟已五年都不佳,求醫治療也不見好轉,叩問是何因果所致?

菩薩:鄭賢生腎疾為長期勞累又調適不佳,以致腎元耗損,更因牽纏殺業、淫業深重,於累世造下誤施藥材給她人食用,在不精藥理下,陷她人食用加重疾苦而不治,因果懲報,今遭業因牽掣,需賢生懺悔立德造功迴向消業再調治,可漸改善。

問:台南鐘信女叩稟,從事保險業,近來事業皆不佳,又與夫君常為小事爭吵,為何近來諸事不順,是否有業障干擾?

菩薩:鐘賢生所作行業屬服務性質,亦靠人際互動,今時運不彰,故多少波及,宜倍加努力克勤。夫妻各有所執,互相容忍,各退一步可圓滿也!業障牽纏殺業、怨業,盡予善修積功迴向,諸事可順遂。

問:員林張信女叩稟,常有頭暈現象是何因?也常有胡思亂想,心難安定是何因?

菩薩:張賢生頭暈為睡眠不足,元神不振,可求腦神經科診治改善。紊念多與腦神經衰弱有關連,又因業障牽,可多誦經固靈安心,漸次改善,業障可呈疏消減。

問:新竹楊信士叩稟,母親楊李氏目前魂歸何處?是否保舉靈修?本身體弱多病叩問牽纏何業?

菩薩:楊賢生慈母受蔭魂歸「聽經所」可呈文保舉靈修。身體因牽纏殺業重,又顯冤債討報干擾,宜懺悔造功釋結化冤,冤債姓名林××,林魂為宿世雇用ㄚ環,遭賢生私刑傷殘身體餘生至終。

問:桃園江信士叩稟,工作不順,身體筋骨酸痛,前陣子經檢查有痛風病兆,叩問牽纏何因果?

菩薩:江賢生工作不順,其福蔭不足景氣不佳,故多少礙及,勤奮安守尚可度日。身心不適皆是殺業深重,宿世更造好勝滋事,傷及同村少年體殘暗傷苦疾磨苦,業因懲報今生受苦也。故宜懺悔迴向消業是勉。

回本頁頁首

啟世格言

今天只想今天的事即可,不要一下想什麼都做,這就是聰明人的做法。

若非必要或任性的無禮以致樹敵,即使在自己家也是一樣。

心靈豐富的人,以感恩過生活;心靈貧乏的人,以不平渡一生。

別人藉我們所做的事判斷我們,然而,我們判斷自己,卻是憑我們將來能做什麼事。

得理要饒人,理直要氣和。

愛,是無限的寬恕。由瑣細的事引來喜悅。完全的自我忘懷。

快樂是增益醇繆的甘味,微笑是殷殷侍候的良伴。

光明的思想,能夠為我們帶來光明的人生。

【友情】只宜細心培養,不宜粗心忽略,唯有這樣,您才能擁有它。

如果不經過許多及重大的錯誤,沒有人能變得偉大及善良。

世界上最好的東西,莫過於我們的善良之舌;而最壞的東西也莫過於邪惡之舌。

做好事說好話,種福田得福報。

回本頁頁首

開口濟世闡釋篇

濟公活佛登台

問:台中郭信士叩問,近日常在睡覺被壓身,惡夢連連,以致早上起來沒精神上班,叩問有業障干擾嗎?

襌師:信士確受陰魂干擾,宿世造下誣陷好友曹氏、李氏,二人受累而代爾揹上詐欺罪刑,牢獄染疾不治,因果不釋申控討報。信士宜懺悔釋冤消業,可呈疏保舉化冤消業。

問:豐原林信女叩問,兒子黃××功課退步,沈迷電腦,好言勸導,兒子不悅,以前兒子不會如此,也很乖,叩問有何業障干擾?

襌師:信女賢兒年少,故於思維上較未當,在此過度期中需為人父母者費心盡予善導。賢兒業障牽纏怨業與宿世不惜字紙。同村少年謠言損及名譽,氣憤粗行毆打少年,暗傷苦疾,諸業牽掣,慎懺悔迴向消業,可呈文消業。

問:石岡吳信女叩問,丈夫務農,近來身體不佳,叩問有何因果業障?

襌師:信女夫婿身體因殺業重,亦在務農,農藥侵體頗深,內臟機能受礙,需至大醫院作檢查治療改善,尚有牽纏宿世圖利,陷友被欺錢財含怨成疾而終,因果不釋成冤申控討報,宜早釋冤消業,冤債姓名蘇××,可呈文保舉。

問:新社郭信士叩問,家中所安奉玄天上帝與我有何因緣?在靜坐時常有靈動現象,也常有訊示指點精進修行,叩問此中是何因緣?

襌師:信士與所奉玄天上帝因緣,乃宿世爾為承延其法門弟子,所接傳真訊示亦是所奉玄天上帝訓勉,故信士當更倍加勤奮精進,以報聖恩。

問:翁子唐信女叩問,身體不適,筋骨酸痛何因?婚姻未顯頗阻礙何因?

禪師:信女身體不適,過度勞累之故,筋骨不佳需多運動,改善體質,另牽纏殺業頗重,盡懺悔消業。婚緣未契機乃植不俱,於往後多廣結善緣,多造功釋解累世惡意阻礙她人善因緣業因,可呈疏消業。

問:神岡陳信士叩問,家運不彰,諸事不順,家中成員接二連三受傷或被陷害犯小人,叩問有何原因?

禪師:信士家道不興與福份不彰有關,又諸成員平時未多善植福蔭,故厄關牽掣,此需諸成員積福蔭運,家道唯靠爾等努力勤修,廣積福田,可漸轉化改善。

問:豐原曾信女叩問,男友柯××在外是否另交女友?近來常為小事與我爭執,又出手打我,眼神很恐怖,叩問是否有業障干擾?

禪師:信女男友在外未有另結新歡,但業障索討干擾確有之,宜早迴向化冤消業,累世拆人姻緣以致她人含恨投河,業因成冤討報,冤債姓名錢××。另於宿世造下逞勢唆使劣友毆打他人成重傷不治業因,申控討報干擾,冤債姓名柳××,可呈文保舉化冤消業。

回本頁頁首

食療百科  

菱角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安神消暑、利尿通乳、止渴解酒。

食療:小便不暢、乳腺阻塞。

說明:菱角又稱水栗、沙角,或稱芰,民間廣為食用。頗有安中、補五臟、生肌、輕身之利。

昆布

昆布,又稱海帶,是翅藻科植物,主產於福建、山東、廣東等地。性味鹹、寒,入肺、胃經。含蛋白質、碘、氨基酸、昆布素、藻膠素、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等。功能清熱消痰,軟堅散結,降血壓。「藥性論」認為它利水道,去面腫。

生活小常識

小腹健康操

一、身體站直,左手扶著牆壁,右手拉著右腳踝,向後伸展。

二、手再做一次。

便秘不再來

消除便秘三秘方:

一、每天早晚空腹吃一兩個柿子或柿餅

二、用決明子三到四錢煮水。

三、少吃辛辣食物

回本頁頁首  

聚賢廣義園地

全國孝行獎 ─卜靈均

今年九十一年全國孝行獎共選出四十位孝行模範,其中有年逾八旬的白髮老者,有年僅十餘歲的稚幼孩童,有人為了照顧罹病的親長不眠不休,也有人為了分擔家計不學就業,然而不管是老或少、貧或富,這些孝行模範的共同特點就是對於行孝甘之如飴,無怨無悔。

其中得獎人十六歲的張正涵同學,年幼即患有先天性心室中膈缺損的心臟疾病,醫療費用讓張家更是雪上加霜,然而,正涵卻從未因為體質不佳而自暴自棄,經常激勵自己靠適常運動強化心臟機能,從小就經常乘坐父親的大貨車,陪同母親一起幫助父親送貨,深知父母的辛勞,也深刻體認賺錢糊口的不易,因此,正涵幾乎是全年無休地幫助父母,從小到大,正涵沒有到過補習班上課,沒有去過一次撞球場或網咖,即使陪父母送貨回家己經是深夜,但他仍利用空檔進修,克勤克儉的個性比同年紀的同學穩重成熟,備受師長關愛及同學支持,每當夜深人靜,許多年輕人徹夜狂飆或甜甜入夢時,正涵卻仍伴著熟悉的柴油味,坐在擁擠的車頭陪伴著父母,心疼父母辛勞的孝心令人感佩,為時下年輕人最佳榜樣。

還有十五歲的陳玉枝同學,母親弱智,無法處理自身生活,家中輕濟來源全仰賴年邁父親拾荒所得,但是弟妹仍然年幼,家中開銷頗大,因此,經濟十分拮据,玉枝的父親每日都需要外出拾荒,照顧弟妹和母親的重擔自然就落在身為長女的玉枝身上,課堂之餘,玉枝不僅要料理三餐,還要定期從二林到彰化幫助母親拿藥,當同紀的孩子正在享受青春年華時,玉枝卻已扮演起小媽媽的角色,此外,玉枝還得經常協助父整理回收資源物,對於父親的辛勞,玉枝看在眼裡,不捨得在心裡,她也曾數度請假來幫助父料理家務,為了分擔父親的重擔,她甚至想要休學,以全心全意照顧家庭,雖然背負重擔,但玉枝始終沒有怨言,體貼父母的種種孝行讓鄰里見了也覺感動,認為她愛與孝的表現是許多成年人遠遠不及的。

另外四十八歲的徐樹梅女士,父親是虎尾鎮墾地里的低收入,不幸於民國六十三年中風,由於徐老先生膝下無子,七名女兒皆因各自成家而遷移他鄉,家裡只剩下中風的父親和體弱的母親,生活起居無人照料,徐女士因不忍年邁父母貧病交加又乏人照顧,徵得夫婿及公公婆婆的同意後,帶著兩名稚齡子女遷回娘家,克盡孝道,除了照顧自己的父母外,徐女士也利用每週六、日返回夫家,侍候公婆。徐老先生中風至今已二十八年,徐女士每天清晨五點不到即起床照顧父母,未至深夜絕無上床就寢的機會,此外,徐女士因工作而遭機械碾碎右手掌,不幸成為中度肢障者,並改任臨時工,賺取微薄的薪水貼補家用,但她卻不因此而氣餒,仍然樂觀地侍奉父母,每天推著輪椅陪伴父母散步,堅毅的性格令鄰里感佩不已。

在社會風氣逐漸改變,棄養老者事件時有所聞的今日,期待藉由孝行模範的表揚活動,樹立起孝順、友愛的善良風俗,進而讓孝道精神更發揚光大。

孝子曾參─左世豐

曾參外表看起有點不聰明之相貌,但是他的反省力非常強,日後,他更懂得觀察父親的心情,處處讓父親如意高興。他的父親不只是愛吃絲瓜,還離不開酒和肉,並且也是個好心腸的人,他喜歡幫助別人。

曾參在三餐中,除了絲瓜之外,還忘不了酒和肉,並且還準備得非常充足,讓父親吃得痛快,如果有剩飯、菜,他還會遵照他父親的意思,送給鄰居的窮人家吃。即使父親的朋友來,他更會買得很多大魚、大肉招待父親的朋友,從來不會給父親發過脾氣,只要父親一有所要求,他一定會想辦法滿足父親的需要。

在曾參父親晚年時,曾參深怕父親孤獨沒伴,在他工作時間外,還時常陪他老人家到附近親友家拜訪。在家裡,他會彈琴給父親享樂,不致於使他感到老年時的孤單,曾參的兒子曾元,雖然也非常孝順,每日三餐還是不會忘記父親的酒和肉,但他並不懂得請示父親要將剩下的飯、菜送給誰,即使父親將東西吃完了,也不知道要使父親滿意,而直爽地告訴他,東西已經沒有了。孟子批評地說:「曾元光是孝養父親身體,而曾參卻懂得細心觀察父親的心情,好讓父親真正享受到快樂。」因此,人人都皆稱曾參才可算是真正「孝子」。

回本頁頁首

回圓德聖藻目錄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