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聖雜誌

第一四0期

豐原懿敕賢義堂籌建慈聖宗院啟事(慈聖雜誌首頁)

籌建《慈聖宗院》普化道場《功冠天榜》(慈聖雜誌首頁)

助建宗院、助印善書、參贊法會、放生專案奏呈敘功凡例(慈聖雜誌首頁)

本堂宗旨(慈聖雜誌首頁)

聖訓

認識鸞門儀規與教化

禪思禪語

金闕御綬靈修院超拔佳音(慈聖雜誌首頁)

三曹超拔諭律(慈聖雜誌首頁)

金闕御綬靈修院叩求保舉靈修

專案祈求呈文

因果釋疑篇

食療百科生活常識(前期)

聚賢廣義園地(前期)

《天榜敘功閣昭告》芳名錄


聖訓

104年10月13日乙未年九月初一日

本堂主席 關登台

聖示:本堂乙未年秋季放生活動功成圓滿,放生物皆蒙受接引回歸大海,免除劫難。參加此次放生活動神司,各盡其責加被普照,而善男信女皆踴躍參與活動。今日放生活動功成,吾上奏敘功申賞。

茲凡參加本堂乙未年秋季放生活動神司,各予晉升神爵二級,天福添增一百年。

茲凡參加本堂乙未年秋季放生活動善男信女,各予載記五十功,卻除病劫血光二關。

茲凡參加本堂乙未年秋季放生活動效勞生,載記五十功添增道果一級,福慧增長。

放生活動功成尚有下元法會將至,神人應各自發心用命護持效勞,以使法會圓滿。

又示:本堂自創堂至今逢遇多重波折阻礙,然尚能逢阻無礙,此都是神人道心護持,才能安然度過逆境。今雖漸上軌道尚還需神人再發心立愿,共協普化聖業推動無礙,法輪常轉,法音被及十方。

又示:本堂開著寶書「認識鸞門儀規與教化」一書,擇定明年上元法會繳書,玉昭垂恩,將頒助印寶書特敕玉旨,以昭慰助印功績。

又示:吾再核議御前奏呈,再開著寶書,待帝恩垂慈降旨頒佈。

104年8月28日乙未年七月十五日

北陰聖母 降

聖示:世俗人大多怕苦,熟不知此苦是一種磨練。有道是沒有失敗過,怎能從失敗中得到教訓而改變,或許人們好勝心強又不能面對挫折,這等情形皆是俗世人易犯毛病。

修行人就不能如世俗人一樣,凡在修行過程中遭遇種種逆境考驗磨練,都要有不怕苦、不怕難,勇猛精進心,這樣才能學有所成,覺而得悟。昔日在各處修行之人,凡遇諸種挫折逆境都能從苦中得悟,這種精神是時下修行人應學習效法。

爾堂鸞文淺白易懂,凡閱者皆能從中獲得法益,更能由基本的從善修身修心,進而領悟自覺,漸次達到修行果證,雖無昔日修行人來得苦修,但要面對世間的人事物不與相悖,還有家庭事業等等繁雜瑣事牽繫,如此還能將周遭圓滿,這等修行可說也是苦中修啊!

今末法時期大道普傳,明燈指引,諸佛菩薩慈悲,再再降臨開示真詮為的就是每一個眾生。因此世間人要體會上蒼慈憫不忍世眾苦,故頻頻邀請諸天聖真菩薩慈降開示,借由文字教化,直指人心,以啟世人原本光陀性,這是需每一世間人了解而省悟,勤修善道,修福慧,了脫塵障與輪迴。

104年8月28日乙未年七月十五日

本堂二菩薩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降

聖示:佛家重在慈悲待眾,道家重在仁德待物,宗教不論是哪一教門,主旨都是離不了教育世間人,守心立德慈悲為懷,對每一個眾生不能有所迫害、傷害,慈心、仁心對待,教化正身修心。

是以聖門修行人都應首重自身的內德涵養,心不偏,身不移,這才是諸佛菩薩聖真所祈許。

吾今夜登鸞,當有所感,乃見時下修行者諸有斂心不俱,正行不備,總是差了那麼一點點,若能自我時時反照心性,多發揮內心中的那一點慈悲仁德,定能道修極近圓滿,數語為勉。

104年8月14日乙未年七月初一日

武真 君 降

聖示:社會群居需要有共同愛護與相互禮讓,品性修養互動,不論是您我亦或他皆從不認識而共處一境,這就是宿緣了,既是有緣,那就應懂得因緣結來不易。在朋友上禮義相待,在親戚上恭而敬,在萬物對等共居生物上仁德以對。

世人都明孝順父母道理,而昔以孝典風範遠傳至今應是每一個人都聽聞過,既已明白就需有力行孝道落實才對。

以上都是在世為人者應守之責,力行善良風範,人心善德本俱,心善德備,但就因一時的念差,起了無名貪嗔癡才致這些本俱足的善心德性給污滅。是以世道無常,生命無永久,若不知好好運用此身來面對人生旅程,那可悲乎。

104年8月18日乙未年七月初五日

本堂副主席觀世音菩薩 登台

聖示:慈悲心能除種種業障也能添增功果功德,一念之起能形成愿力普及眾生,一念之起亦也會傷害眾生,故起心動念宜正確,不能只因自私心而禍及眾生。

普化聖業乃是末法時期急需推動,世人心念越來越容易受到諸象誘惑,以致迷昧頻造罪業,上蒼不忍世人一再的墮落,故慈降普化道場,借由文字啟迪每一個人心智,讓世人從聞法中得到覺悟、得到法益,進而懺悔前業,力行善修培德,這是上天悲憫,世人應懂得天心慈悲早日把道修。

104年7月17日乙未年六月初二日

本堂瑤池金母娘娘 登台

聖示:凡修行重心求正,身行求正,乃至無有一丁點邪思惡念,這才算修行基本功夫。今時道場林立,各種法門降臨,但在普化聖業上就顯聚集特定區域,雖是如此,尚是普及無礙,這點諸天仙佛甚感欣慰。

道門中修行非著於練就何法門來炫耀自己,要知道如若心性不能淨化,身行不能端正,那修行任您再有多少功夫還是無所証悟。

是以能入聖門聽聞法音,開智慧,就需有明理而實踐去修,這才不浪費在道場中大好機緣,吾今特登鸞勉諸道門修行人。

104年9月1日乙未年七月十九日

鬼谷子 降

聖示:昔以未進入科技發達時期,亦世間陽剛氣衰,此期諸有法術之門,然旨意本為眾生,奈人心之變,妖術惑眾,致使世眾受惑而迷信。上蒼洞悉將所有術法收回成命,此等皆是當時修法者之偏邪所導致矣。

今末法時期,大道普傳,人們聞法修行福蔭甚多,隨時隨處皆可聞法學習,但雖無何術法可修,卻也多有妖言惑眾之作為,這種情形雖不像已往妖術惑眾之舉,但皆相對的直接、間接的迫害到每一世眾,導致世人迷信迷惑,更是錯解正法渡眾天命,對以上等問題,時下修行修聞之人,都要警惕自己不可作出違背天意之事。

104年9月4日乙未年七月廿二日

九天 馬真 君 降

聖示:凡世間人在人生旅程、人際因緣各有不同,有者善緣聚集,有者不得人緣,以上差別自有因,需每一個人反思想想。

何以別人善緣聚集,而我卻不得人緣,此中除了宿世業力牽纏外,也需了解一點,那就是人不愛我,我之行為必有缺點,而我不愛人,則是我自身心術有缺陷,這點是非常重要問題所在,若無法從此去明白了解,恐是不能增長人際善緣。

對別人要有純潔之心去對待,不可有偏思偏念來對待,如有此心定能心存至愛的心去愛別人,此善心植緣怎不增長人際善緣而得貴人相扶持呢?

再言不得人緣當是自身行為上有缺點,這個缺點不能融入別人的心,致使別人不敢親近,此點道是要有所知悉而改進缺點,如此定能增長善緣。要知在世間是群居生活,如沒人際善緣,那做何事情必多阻力。

修道人亦如是,所謂未成道,需先結人緣,此就已明白告訴每一個人,在這世間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成就您的事業或修行道程貴人,故定要好好把握每一因緣,加強善植,以圓一切善因善緣。

104年9月18日乙未年八月初六日

懿前麻仙姑 降

聖示:環宇眾生罪業易造,此皆因心念偏差引起,若要將罪業消弭,就必需守心正念戒律行規,只要遵守把持住,魔障業障不能侵。

世人最怕就是心魔侵身,只要心念一起,邪念惡念那魔障就此而生。對此,就應克制心念,保住時時正念處事更要克守戒律,這樣就不會再造業,所謂「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時罪亦空」。一切的善業、惡業都是經由心造作,一念善一善業,一念惡一惡業,此是一個陰陽對比,一體兩面道理。是以修心重在把持正念正能量,將壞的念頭一一淨化,如此心必清靜,不懼魔障侵心,不怕罪業纏身。

道本自然,循天地正規運轉,人處天地間就與天地共鳴,古人自今有云:「人在做,天在看」,此就要了解天字之造,一橫上為天,一橫下為地,而上下間人處於其中,故曰天。也因此故,一個人的心念造作不管是善、是惡,天知、地知,人亦知啊!

諸天仙佛示法教化,旨在要世人明白此軀投生在人世中,自有其因緣果報,既來到這人世間,就必需合天地之規循,人道之律,不能背離人道規矩,不能違背天地規律,如能正念正行一生,他日定得善處接引,不墮罪業深淵,不落惡趣。

104年9月1日乙未年七月十九日

楊公祖師  降

聖示:世人皆易姑息自己而苛求別人,這種毛病甚為多,凡對自身所作錯的事或思想偏差,都有理由來掩飾自己的過錯,而對別人呢?

特別的要求,一稍有不如己意就一再的要別人改進,這種人非常容易造下不可收拾罪業,因一再的姑息自己過錯,那必將積下作錯與過錯的因。

世人應明一個小洞能使一巨輪沉沒,若不即時將此小洞給補平,將會形成一大浩劫,如是人若不知改進自我,而再再的姑息自我,終是沉淪於自作自受罪業中,此等嚴重世人不可不慎而改進。

104年9月11日乙未年七月廿九日

妙果天尊 降

聖示:繁華世間,諸眾有情,迷惑五蘊,認假為真,佛菩薩悲心不忍,頻以示現,旨在渡化蒼生反歸彼岸,了脫輪迴。

普化聖業應時彰顯興盛,教化無別指引有緣,聞法修身累積福慧,參學洞徹,通達靈智覺悟超脫。天時所至,世間有情,若有聞悉,宜早修行,若有接觸加緊腳步修行,若有逢各機緣,早清靜勤做修行。

世道茫茫人海業聚之所,若不知即早徹悟修行,累積功果,恐在消逝歲月無以了脫,要明白人世雖只有短短數十寒暑,但如能當下覺悟勤力修行,一念一行都能在此身滅渡超生福境善處。

爾堂文字教化,雖是淺白,真理無有半缺,奈世人難渡,總是好喜玄異怪力,不懂得自心覺悟,領悟體會真理,以致諸佛菩薩疲於降臨,為的就是一切眾生一切苦難,世眾有情應體天恩慈憫,當下各應因緣成熟,就要立即修行,數言作勉。

104年9月8日乙未年七月廿六日

張仙大帝 降

聖示:久聞台疆豐原懿敕賢義堂普化道場神威顯赫,文字教化普及十方,更借用善巧方便,導引世人從善修身參學覺悟。今日深蒙爾堂巡駕關恩師邀請,特降臨揮沙作勉。

世間人都常有為富有而付出,所做的事有所求,這是世俗一般人想法,如果只是想到先求富有再付出,那定多阻礙也將易在受到波折時心志灰冷。其實世人都有所求與響往,但是如果沒有先付出的心與行,是很難達成所愿,此好比事業成功人士,他所付出的心力定遠超別人,能夠成就也就是由這心力付出才得到的。

故世間不論是富有或是順心得意皆離不了用心付出。修道人亦如是,倘若進入教門修行,只想到要修行有所成就而忽略了自我用心的付出,精進再精進,那怎有可能會有所成就乎。

凡修行首重在一心,此心不可怠不可墮,每分每秒都要在面對的境景事物中參個所以,如只是願想而不去付出實踐,再怎麼想怎麼等待也是惘然,無所成就,此要修行人深悟而去行去做去付出的事。

回本頁頁首


認識鸞門儀規與教化

104年元月6日甲午年 十一月十六日

豁落靈官  降

著書:第十二章 教化要義

聖示:教化始在於修,修者眾各因資質不同,其領悟亦有不同,一境之研始為初升,次為中進而徹悟者為深奠。可,著書。

劉生:叩拜恩師,恩師聖安。恩師今日言教化,請問恩師教化對大眾有級別區分嗎?又教化與經典有相輔相成,而經典要義較教化訓示來得深奧,可否以經典要義轉述教化要義?

豁落靈官:賢生啊,汝(你)在測試吾(我),但汝(你)測試,正為教化的正確要義,教化於大眾無分別,而分別在於汝(你)等修子心啊。非鸞門殊勝,(你)爾等脫去禮衣與一般大眾相同非有殊勝區別,然而汝(你)等更負有傳道宣化任務,爾(你)等應行普渡眾生,非入鸞門後只顧自我修行。

故鸞門的教化,除爾(你)等應秉持修行,更進一步的是宣化傳道普渡眾生才是啊。又教化訓文與經典的區別,經典為故有訓義,其教忠教孝,大仁大愛及三綱五常而教化屬性為機動制,凡諸聖仙佛見世間諸生迷失即以訓文警示訓勉,使諸般大眾能當頭棒喝,達警示戒愓效果,消除不對與不滿之氛圍(周圍(四周)的氣氛),此為訓文與經典的區別。

劉生:叩謝恩師開示,請問恩師,鸞門教化與修行有何差別?

豁落靈官:鸞門修行以儒家為根本,更加以佛家慈悲為懷,道家無為,賞罰分明,格物致知,故鸞門修行,除本身自修完善,另加宣化普渡,己立而立人,己達而達人的胸懷就是了。教化主在訓勉過失與大愛。凡諸眾缺少修行要素者,以教化訓文補述示勉,達精進境界。可,著書就此停,吾退。

劉生:叩送恩師。

眾鸞生:恭送恩師聖駕。

註:1«道家無為»經過有為的思考,以時勢、趨勢的判斷做出順勢而為的行為,即順應自然的變化規律,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而不人為做作,從而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

2格物致知《現代漢語詞典》將其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104年元月13日甲午年 十一月廿三日

豁落靈官  降

著書:第十三章 性善性惡與教化

聖示:聖佛訓化勸迷黎,教忠教孝立大同,勤身修道佛歡喜,大道普傳慶太平。可,著書。

劉生:叩拜恩師,恩師聖安。人心初始以善為先,請問恩師,世風日下,有人性始於惡說,此與教化所訓相悖離,恩師啊!其意何解?

豁落靈官:性善始於人性初始,性惡肇於後天環境,然世風民俗對於諸眾所學所悟皆有所染,而初生本性如純白紙絹無有污染,是後天(污)濁所染,使其真純受蒙,故後天所處環境,對於修道人有莫大關係,所以有孟母三遷的典故啊!

劉生:感謝恩師開示教誨,恩師啊!我等(門生及善眾)若對道學或經典有不解,該循何途徑解答?

豁落靈官:聖文訓化在教育眾生(鸞生)生活與做人處世道理,凡經典者,有歷史說,有教義說,有忠孝節義、智仁勇等等教化說,而諸生除研究史籍外,餘皆訓化矣。故若苦尋不著典籍,可請教於資深師兄,或循案叩稟聖神仙佛開示。

劉生:感謝恩師,逐一解答。請問恩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我等(們)可否靜禪習坐,請求恩師開示?

豁落靈官:當然。靜禪習坐本是修行可擇習的功課(夫),吾(我)甚少見鸞生們有習練此門功課(夫)。諸生需知修道,行、住、坐、臥皆為禪,不論是走,是坐,是臥,是立,都是修禪功夫,然靜坐最易入神,且可平息(身心)多方不順,可調氣,可養生,可治(減緩)不適的症狀,是一門非常了得的功夫,若有疑問或(身心)諸方不順,靜下心來禪坐,吾(我)等願為諸生解惑。可,著書就此停筆,吾回。

劉生:叩送恩師。

眾鸞生:恭送恩師聖駕。

 

104年1月20日甲午年 十二月初一

豁落靈官  降

著書:第十四章  修行與儀規

聖示:鸞門儀規內容名有曰教化、修行與經典,更有修行疑難解答;書顏儀規內含修行等等。可,著書。

劉生:叩拜恩師,恩師聖安。今蒙恩師開示,修行與儀規是儀規內所含,恭請恩師明示修行。

豁落靈官:教門之別在於殊勝,而鸞門之殊勝在於文字敘述,並加以解答,諸眾有任何疑問難處,皆可分別陳述,並請先聖先佛解釋。修行在於心,心若發心自可成,然修行需有明師指點,師承教化,教化萬千,而修行分短、中、長標的。短程目標以修養本性為準,修行最初,以修心為先,練氣為輔,諸生修行要有健康身軀才能志心修煉,故修行的初始,練養身體為首要,而練氣為強健身軀所要因素,故靜禪習坐為修行者必備功課。靜禪習坐,起初分辰、酉二時辰,以運動加上練氣為每日習題。

劉生:感謝恩師開示,恩師啊!您剛才所言是修行初期(短程)目標,而中、長程目標又為何?

豁落靈官:修行初期以修身養性為主,然中程修行乃積極參與各聖堂鸞務事,親身歷練,普傳宣化,引渡諸迷入聖門修聖行,此為中程目標。而其間諸般鸞務聖務,鉅細靡遺(無論大小地方,都不會遺漏。比喻做事很仔細),諸事需更多時間及人事相助,期能完成;又遠程目標以宣化普渡、啟迷知返、發大愿力,設佛堂立聖堂蓮花朵朵開,人間又一學修渡化之所。可,著書就此停筆,吾回。

劉生:叩送恩師。

眾鸞生:恭送恩師聖鴐。

回本頁頁首


禪思禪語

慈聖小語

妄念迷心,妄行惑性。

萬相雖假,但不離借假修真。

孝是為人善之本,仁是為人德之品

太上感應篇 積善章 第四

太上曰:忠孝友悌,正己化人。

例證一:郭子儀

唐朝大將郭子儀,安史之亂時,收復東西兩個京城,功績為諸將之冠。代宗皇帝時,宦官專權,勢力很大,郭子儀被閒廢日久,部屬也都離散了。突然,吐番侵入,軍兵直攻京師,京城震驚,代宗急忙直奔陝州避難。

大將如李光弼等人,都厭惡宦官專權,而擁兵自重,不願前往陝州救駕。

只有郭子儀召募得二十位騎兵,就立即動身前往陝州救駕。在途中又糾合了其他的將領,敲擊著戰鼓,張揚著旗幟;又在多處點火,以疑惑吐番,因而害怕,全都逃跑了。

後來吐番又會同了回紇,以數十萬的大軍,來攻打唐朝。唐朝的將領多不能及時的趕到京城保護,只有郭子儀一個人騎著馬前往說服了回紇退兵,並且還大破吐番的軍隊。

郭子儀身為大將,且擁有強大的兵力,宦官郭元振、魚朝恩,百般地在皇帝面前進讒言,毀謗他。但只要皇帝的一紙詔書,徵召郭子儀入京覲見,郭子儀無不詔書一到,即日上路;因此頗得皇帝的信任,縱使有再多的讒言和毀謗,都不能夠動搖皇帝對他的信任。郭子儀官拜中書令,經過二十四番的考核,功績彪炳,被朝廷封為汾陽王,他的八個兒子、七個女婿,都是高官顯爵,後代的子孫,也都非常顯赫,貴盛無比。

回本頁頁首


金闕御綬靈修院叩求保舉靈修

本堂主席關  登台

聖示:過去生無知造作罪業,皆是貪嗔痴深重,以致迷昧良知,行以背離良心侵害。冤親債主因果,更是造作了侵害、傷害而形成。對以上冤業糾纏,是定要不斷懺悔,勇猛精進,累積善福德,迴向解冤釋結。亦逢機緣更需超拔冤親債主,離苦得樂,了斷冤債。至誠造功迴向超拔保舉, 吾鑒納敘功辦理,聖示於後:

金門楊賢生輸誠立善愿參贊助建道場。以此功德迴向弟楊○○。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乙未年 四月二十一日 列位四年期靈修士,以慰手足情深。

台中杜賢生輸誠立善愿參贊助建道場。以此功德迴向(夙世師母)盧趙○○。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乙未年 四月二十一日 列位四年期靈修士,以慰之。

彰化許賢生輸誠立善愿參贊助印善書金闕御綬靈修院訪遊傳真。以此功德迴向(冤親債主)李朱○○、周○○、陳許○○、廖林○○、曾○○。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乙未年 四月二十一日 各列位四年期靈修士,以慰化冤之心。

台中張賢生輸誠立善愿參贊助印善書/金闕御綬靈修院訪遊傳真。1000本。以此功德依律頒(冤親債主)程○○、程謝○○、程○○、程○○。林○○、林曾○○、林○○、林○○、林○○、林○○。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乙未年 五月十三日 各列位四年期靈修士,以慰化冤之心。

台中張賢生/張黃賢生輸誠立善愿參贊助建道場。以此功德迴向(公公)賴○○、(小叔)賴○○、(兄長)黃○○。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乙未年 五月十三日 各列位四年期靈修士,以慰孝心、尊長之心。

彰化張賢生輸誠立善愿參贊乙未年中元普渡法會。以此功德迴向(女兒冤親債主)陳○○、張○○、林○○、趙○○。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乙未年 五月二十七日 各列位四年期靈修士,以慰化冤之心。

台中杜賢生輸誠立善愿助印善書金闕御綬靈修院訪遊傳真。以此功德依律頒迴向叩求保舉(冤親債主)吳○○、李○○。徐鄭○○。(靈障)陳○、周○○。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乙未年 五月二十七日 各列位四年期靈修士,以慰化冤之心。

新竹陳賢生輸誠立善愿助建道場、助印善書。以此功德迴向(冤親債主)吳○、林○○。陳○○、周○○、呂○○。保舉入列金闕御綬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准予乙未年 五月二十七日 各列位四年期靈修士,以慰化冤之心。

回本頁頁首


專案祈求呈文

本堂主席關  登台

聖示:專案呈疏乃針對性祈求,消弭承受果報。雖為善巧方便法,但只要能真誠心去懺悔,修福修慧,發願造功皆得撥轉排解業力牽掣。業力可怕,但若發誠心行持,實踐落實晉德修善,宿業皆可由此當下消弭淨化。至誠造功迴向, 吾鑒納敘功排解,聖示於後:

台南陳賢生輸誠立善愿隨喜參贊助印善書。以此功德迴向:「福慧雙增長、工作順利。學校考試及格過關。」護法衛道願可鑒,准予敘功消弭業愆,解冤釋結,佑護身心康泰,福慧增長,工作順利,考試順利,功名彰顯,運途順遂,平安吉祥,以慰至虔之心。

嘉義黃賢生輸誠立善愿隨喜參贊助印善書。以此功德迴向:「福慧雙增長,工作順利。人際關係良好。」護法衛道願可鑒,准予敘功消弭業愆,解冤釋結,佑護身心康泰,福慧增長,工作順利,人際善緣聚集,事事如意,平安吉祥,以慰至虔之心。

台中王生淑婷輸誠立善愿參贊乙未年春季放生/護生增福消殺業/隨喜。以此功德迴向:「依律頒/祈求消除業障、身體痠痛消除、平安健康吉祥。」護生衛道願可鑒,特准依律頒敘功載果,消弭殺業,解冤釋結,吉星拱照,禍厄遠離,佑護身心康泰,平安吉祥,以慰至虔之心。

台中黃生煥翔輸誠立善愿參贊乙未年春季放生/個人護生增福消殺業。/功德金壹仟元。以此功德迴向:「依律頒/祈求左腳盤骨斷早日痊癒,治療復原期間一切平安順利並消除業力業障干擾,元辰光彩,命宮自在身體健康吉祥。」護生衛道願可鑒,特准依律頒敘功載果,消弭殺生重業,解冤釋結,釋除病業牽掣,佑護左腳盤骨痊癒復原,身心康泰,命宮自在,順利自在平安吉祥,以慰至虔之心。

嘉義黃賢生輸誠立善愿參贊乙未年放生。以此功德迴向:「與隔壁父女,化解鄰居之間的惡緣,祈善緣增植。」護生衛道願可鑒,准予敘功排解與鄰居植結惡緣,佑護善緣聚集,身泰運遂,事事如意,平安吉祥,以慰至虔之心。

新竹黃賢生輸誠立善愿參贊助道。以此功德迴向:「祈求姻緣早現。」護法衛道願可鑒,特准依律頒敘功載果,消弭重大因果公案,解冤釋結,撥轉良緣契合,佑護身心康泰,運遂平安,以慰至虔之心。

台中黃賢生輸誠立善愿隨喜參贊助道。以此功德迴向:「祈求合家平安,兒子身心健康,跟同事相處愉快,家庭美滿身心愉快。」護法衛道願可鑒,准予敘功福蔭閤家,消弭業愆,解冤釋結,佑護閤家平安,賢兒身心康泰,同事和樂,家庭美滿,以慰至虔之心。

回本頁頁首


因果釋疑篇

觀音菩薩登台

問:新加坡王信女,叩求查示前世因果?

菩薩:賢生前世生於清朝康熙二十八年西元1689年前南京人氏,雙親務農,故為農家女。為人尚善慧,但也於少時造諸殺業、怨業、口業,二十年歲嫁京中一店商子,育有二子三女,持家賢慧,參學修德頗俱,夫妻尚融。但於商品利益上,略有迷財成貪,劣貨巧取販賣,此業甚耗福田,另與鄰婦爭執、口業不守、言人是非、損人名譽,業因當皆深。晚年壽圓、投生乾道,俱有前福善慧、佛緣。今身已得唯寄自勵精進。懺悔前業、福慧修齊。勉。

問:新北市曾信士,叩求 查示與 太太因果?

菩薩:賢生與內助因果結於明朝正統十四年西元1449年前,南京城結識,倆人皆經友人介紹結緣。爾為從商子弟,彼為富家子。初識緣結深厚,奈於後倆人有在合夥營商時,彼時暗取商利,也常出入不當場所揮霍下更常借故暗賣貨物。此事久被爾查覺。因而爭吵結怨,爾不甘遭欺與騙。暗中財利賄賂認識官要,陷彼吃罪賠財入獄。數年後彼亦不甘懷恨,惡意暗中壞爾姻緣,壞爾商場競爭。倆人因果就此結下不解之怨尤矣。因果明示寄有所徹悟。賢妻提起離婚,此除接近佈法道場失誤外。更有內人自身思想偏見。亦也因爾倆因果前業所致。今唯盡善植外,也宜盡功行迴向以圓善了。前因怨尤甚深。亦所受教化偏失,執著深入神識。當必影響倆人姻緣續延啊!

問:台南柯信士,叩求查示居家住所有何要注意?家中小佛堂位置有問題否?身體腦神經衰弱?家中小孩都待不住?

菩薩:賢生身體腦神經衰弱,與家中小佛堂安置無何關連性。而居家處所略陰濕,此與居家地靈氣較聚水氣關連,多少有礙腦神經、筋骨問題。但如依身業報則是賢生牽連殺生重業深重。亦牽連累世勢逞苛虐下人、丫環。造作致使下人王○○、楊○、李○○。丫環黃○○、余○○等傷殘重疾拖磨含恨餘生而終。因果形成冤親債主討報干擾。家中小孩待不住,此中乃有牽連與子女的宿世植結因果參怨使然。另小孩各有劣根性所致。更也因牽連業力因果、冤親債主討報。故需了解以上原由,不可轉嫁何因所致。另勉克勤懺悔、功行迴向解冤釋結,以排解身體磨苦,小孩受制業力問題。勉。

問:台東陳信女,叩求查示身體、冤欠、貴人方向、元神、神緣?

菩薩:賢生身體慎腦神經衰弱、靈神不固、血脈、婦女暗疾。亦多注意虛火、肝火上升。平時宜少紊念、多清靜心靈、多運動以改善體質。賢生貴人方向顯北方。西醫作輔中醫為治療。賢生元身為觀音菩薩身邊護珠仙姑投生。神緣與觀音菩薩、西方三聖、瑤池金母、濟公活佛、 關聖帝 君等聖佛菩薩緣深。賢生身體病象當承受前因果報,所謂前世因今生受。故今生需倍勤修善晉德、累積福慧,以消弭果報達至重業輕報。牽連果報為夙世造下貪圖謀利,仗已官權強勢從囚犯身上索財,凡遇不從則借故加罪私刑虐創。於期有囚犯林○○、鄧○○、李○○、高○、沈○○,遭刑創取財,傷重拖磨含恨餘生而終。另囚犯王○、廖○○○、溫○○遭刑刺激瘋癲拖磨而終。以上因果乃屬重業因果。亦因一時貪念圖利、私刑傷人,果報形成承受病象因果,更形成重大冤親債主討報干擾。賢生另牽連殺生重業,業因中亦有捕殺湖中魚靈創亡潛修靈魚,毀其修基,業因形成靈障冤怨討報。靈障姓名:陳○○、袁○○。賢兒於累世中造有欺情遺棄,致使她人遭騙情感含恨自縊,刺激瘋癲而終。因果形成冤親債主討報干擾。冤親債主姓名:楊○○、施○○。以上業因冤案皆是賢生糾纏因果。而於官權圖利因果屬重業果報。當盡宏願釋因化冤,消弭果報承受卻除相應業因磨苦。明示唯寄明徹精進,功行迴向解冤釋結。

問:台南葉信女,叩求查示與夫婿因果為何?身體要注意什麼?事業?

菩薩:賢生與夫婿因果植結夙世中,於京城從商開店認識,本有商貨互惠結緣,初為善植,奈後因商貨品質、價錢結下怨尤,汝因彼四處造謠損汝商譽,不悅不甘下,偏念暗中勾結他商誘騙彼財貨。造作形成參怨因果。賢生身體宜注意腦神經衰弱、婦女暗疾、血脈病變。事業可取屬性木、水性質行業,貴人較顯東北方、北方。賢生目前除牽連殺生重業、怨業外,亦有顯冤親債主討報干擾。當礙身體運勢。冤親債主姓名:邱○○、邱○○○、邱○○、邱○○,邱氏一家乃累世遭汝貪念誘詐財銀潦倒含恨而終好友。業因成冤討報,當宜精進、懺悔、功行迴向解冤釋結。

問:基隆吳信士,叩求查示與○同修的因果?身體狀況?事業運途?

菩薩:賢生與同修○善德因果植結為善中參怨。過去生乃有同僚之情誼,原為好友,奈因功晉而暗害植怨也。賢生身體宜慎腦神經衰弱、血脈暗疾、肝腎機能不佳,事業可取屬性金、木性質行業,運途略晦,為事謹言慎行、擇善安守。注意病星、血光、漏財、小人、口舌、怨爭。賢生目前牽連夙世殺生重業,怨業與冤親債主討報干擾,當宜懺悔,德晉功行迴向解冤釋結。

回本頁頁首


食療百科

生活小常識

木耳

木耳營養功效:

膳食纖維可通便,還能護肝解毒,降低血黏度和抗脂質過氧化,預防動脈硬化、心肌梗塞和腦梗塞;膠質能滋陰潤膚、排除廢物;鈣和維生素D可強化骨骼、牙齒;鐵可防貧血。

 木耳排毒功效如下:

● 清除血液中的毒素:

攝取過多動物性油脂與低密度膽固醇,加上自由基的過氧化破壞,易產生黏性強的硬化斑,從肝臟運送到器官細胞時,會沿途附著於血管壁上,同時還沾黏許多物質造成血管的硬化和阻塞。木耳中的卵磷脂和多醣體,可將這些黏附在血管壁上的脂肪和膽固醇清除,預防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

● 清除肺部的毒素:

空氣中漂浮著細菌、病毒、灰塵等有害物質,會隨呼吸進入肺藏,使肺部積存毒素,危害健康。木耳所含的膠質,具有清肺排毒的功能。

●抑制衰老的毒素:

脂褐直是不飽和脂肪酸被氧化後形成的過氧化脂質,是損害血管壁的元凶,會在皮膚上形成老人斑,加速人體衰老,是一種人體自身的毒素。木耳的多糖體可抑制這種衰老毒素。

● 排除腸道的毒素:

食物消化代謝後的殘渣、油脂,長時間囤積腸道中,會產生毒素,木耳所含的膳食纖維與膠質,可幫助這些廢棄物排出體外。

回本頁頁首


聚賢廣義園地

願力的重要_張裕宗

修行之人,起心動念及願力之有無、願力之大小,對未來修成之果位,影響很大,願力之有無關係到修行人能否持恆到底,願力之大小關係到日後果位之大小。

往後,以各種比喻或引証,說明前段之內容。

(一)園藝用語:「樹苗種在花盆裏,只會長成小樹,移植到田裡或山坡上,就可以長成大樹。」以榕樹為例:種花盆中,則長成小樹,種花園中,經修剪雕琢,則永遠保持那特定形狀;若種在花園中不經雕琢,或種在田裏,或移到山坡上,則可以長成大樹,甚至是庇蔭寬廣的通榕古道。

修行人願力,就如同在決定榕樹要長成什麼樣子,大樹或小樹,全在修行人一念之間。就如同佛門所云:以大乘菩薩自利利他之願力修持,終有空竟涅槃,成就正等正覺之一日;倘若小乘只求厭離苦海,求生極樂,所成就的果位,只是阿羅漢或辟支佛而己。

佛門在舉行三皈依儀式時,須先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果真能依四弘誓願,精進修持而不怠,終必成就佛果。

華嚴經:「不為己身求安樂,但願眾生俱離苦。」反而更容易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正如老子所言:「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願所有讀者及修行人,不要吝於付出你的愛心(即慈悲心、仁心),自利利他,依四弘誓願,勤修六度萬行,終能圓滿菩提心,證得佛果,此即說明願力之重要。

「眾生無邊誓願度」,此即孔子所言「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之次第,即「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功夫;說得更明白些,即「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之內聖外王功夫;也是大學一書所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修為。

儒家心法,縱然未明白的論「願力」,宋儒張載曾說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其經世濟民之心願,與華嚴經所言「但願眾生俱離苦」,有異曲同工之妙。

綜上所論,不論是佛門、道門、儒門,都強調渡人濟世之願力,都強調「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願所有讀者及修行前賢大德,都能了解願力的重要,更祈願修行人都能依四弘誓願修持,也都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勉哉!勉乎哉!

回本頁頁首


籌購、建《慈聖宗院》普化道場《天榜敘功閣昭告》芳名錄

仁德法慈航渡,敘錄善舉載功果。

慈聖宗院第二期籌建(硬體設施)敘功蟠桃紫壁功果閣昭告

乙未年 七月十二日 至九月初日

茲親奏核載助建慈聖宗院第二期(硬體設施)(金身),載功賜果善德者陳○錦。杜隱名。特准載敘功德蟠桃紫壁功果閣,功延天垠,聖會昭宣功勳,撥賜福增蔭運,被延自身、子女,財利延綿,祈願特准應願昭慰,重業輕報,福運彌添,順泰吉祥、昌盛。特准誠祈應願,核載天榜五道功,福祿壽添,延蔭子孫三代,富貴千祥,門迎昌盛,重業輕報,添增當下福報百分之五十,災劫除卻五關。

茲親奏核載助建慈聖宗院第二期(硬體設施)(金身),載功賜果善德者梁隱名。杜○文。施○存。葉○○。游○文。黃○忠。特准載敘蟠桃紫壁功果閣,功延天垠,聖會昭宣功勳,撥賜福報晉添。祈願特准應願昭慰,重業輕報,釋業運泰,福增延綿。特准誠祈應願,核載天榜一道功,除障福增,重業輕報,添增當下福報百分之二十,災劫除卻二關。

茲親奏核載助建慈聖宗院第二期(硬體設施)(金身),載功賜果善德者陳○梁。邱○銘。陳○英。徐○晏。陳○君,特准載敘蟠桃紫壁功果閣,功延天垠,聖會昭宣功勳,撥賜福報晉添。祈願特准應願昭慰,重業輕報,釋業運泰,福增延綿。特准誠祈應願,核載天榜一道功,除障福增,重業輕報,添增當下福報百分之二十,災劫除卻二關。

茲親奏核載助印善書(天堂地獄善惡賞罰實錄遊記)壹仟本以上,載功賜果善德者李○青。王隱名。李○銘。特准敘功閣功居四等,消弭重大因果公案五案,冤親債主,靈障合計三十位,請領冥福投生福地,解冤釋結,了斷因果,載記功敘消減今世罪業百分之二,福晉延添百分之二,福星吉星被護三代,運順如意,利祿增添,災劫卻除三關,病劫二關,安固原靈樹,身泰壽添。

茲親奏核載助印善書(三世因果傳記)壹仟本以上,載功賜果善德者賴○伶。特准敘載八佰大功,天榜核記天福功果為限五十年,吉星拱照十載,消弭重大因果,解冤釋結十案,排解冤親債主、靈障糾纏,撥轉冥福了斷因果合計十二位,除卻重大惡疾、災劫合計五關,重業輕報,禍厄遠離,吉星被護,上親下子福壽延添,安固元辰、原靈樹光彩,順泰昌達。

茲親奏核載助印善書(三世因果傳記)伍佰本,載功賜果善德者謝○忠。謝○葉,特准敘載伍佰大功,天榜核記天福功果為限三十年,消弭重大因果,解冤釋結五案,排解冤親債主、靈障糾纏,撥轉冥福了斷因果合計八位,除卻重大惡疾、災劫合計三關,吉星被護,福壽延添,安固元辰、原靈樹光彩,身泰運遂。 
劫厄關。 

茲親奏核載助印善書(諺語闡因集錄)壹佰本,載功賜果善德者段○宗,特准核載天福功果一道功,福德二佰大功,釋二劫厄苦,原靈樹安固、光彩,重業輕報,解冤釋結。

茲親奏核載助印善書(修行綱繹大解)壹佰本,載功賜果善德者段○宗。段○秀真,功載敘錄天榜貳佰大功,福增延添百分之五,釋化重業達至重業輕報,解冤釋結二案,災劫病星除卻二關,原靈樹元辰安固,福蔭際運一年,福壽晉添。

茲親奏核載助印善書(修之障)壹佰本,載功賜果善德者郭隱名,特准核載一佰大功至伍佰大功,彌功增福,釋化耗福損功因果,增強原靈樹光華,安固元辰,重業輕報,釋二劫厄關。

茲親奏核載助印善書(不指定)壹仟本以上,載功賜果善德者(王○○/陳○○合併),特准核載伍佰大功,彌功增福,釋化耗福損功因果,增強原靈樹光華,安固元辰,重業輕報,釋二劫厄關。

茲親奏核載助印善書(不指定)陸佰本以上,載功賜果善德者杜○○,特准核載三佰大功,彌功增福,釋化耗福損功因果,增強原靈樹光華,安固元辰,重業輕報,釋二劫厄關。

回本頁頁首


回圓德聖藻目錄

上一期

下一期